玉暖。午梓轩受到的教育,也与冷家那边差不多的情况。
二儿子午梓浩留在家中,负责俗务,三儿子午梓墨送去郡城读书了。不过,没有什么读书的潜质,到如今,也不过是一个秀才境的书生而已。
便留在张焉榜身边,负责照顾小少爷的起居生活和学业了。也算是有了一个正式的差事了。
不然的话,回来家里,也不过是去各地的学堂,当一个最普通的先生而已。还是只能负责入门启蒙的事务。
流民出身的、黄雁菱的娘家,自从父亲黄北过死后,也是消沉好几年,直到黄南振再次得到了重用,家族才算是重新崛起了。
如今的黄庄,以前的黄家人,都变成了少数。黄南振被允许,重新在此地建立家族。成为了黄庄的新主人。
也避免了被再次改名的情况发生。
至于原本黄庄黄家出身的黄临当和黄临概,都带着家人,跑去灌云县安家了。留在这里,难道继续接济那群老亲戚啊。
大家都混得不好的时候,也没有什么问题,都是一起落魄的,一起败家的。后来黄临当兄弟俩,逐渐混得好了,散沙一盘的黄家族人,就又跑过来,求着他们兄弟收留了。
又不能干多少活,创造不了价值。还不肯去战斗,肯拼命的人,都在原先的黄庄乱事里战死了。受伤残废的,在后面的几年里,也都基本上走光了。
还有价值的,都被张铭舒留在军中了。对于黄庄,其实已经死心了。就像他们兄弟俩一样。
大家都是先顾好自己的小家。
最后,在张铭舒重新分配的时候,兄弟俩决定迁徙家族到灌云县那边去。远离黄庄。
而且,他们也不是完全不带老亲戚过去,只是人数有限制,他们挑选了一些能吃苦耐劳的族人,过带去之后,管理一下田产、杂务,还是够用的。
想要完全切断联系是不可能的,但是,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麻烦,还是可以做到的。
而一旦还有人想要上门找事,他们兄弟的手段,也是够狠厉的。几次之后,就再没有人敢去新的黄家镇了。
而且,自从张祤支持灌云县之后,黄临当和黄临概就一直自认为,自己是属于张祤一派的人了,这次去五莲县,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