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听着人家闺女还在为自己家那个糟心玩意儿开脱,对傅亦瑶的满意度也是越来越高了。
“难为你了,小傅。阿姨暂时也不让你改口,等咱们两家坐下来见面了,咱们在改口。”
同为女人,米妈妈能够理解傅亦瑶,她知道要叫一个对自己没有生育也没有养育之恩的女人叫妈妈,这个心理建设有多艰难,所以,即便以后傅亦瑶不叫她妈妈,她也能理解。
“谢谢阿姨。”
傅亦瑶觉得,该改口的时候终究要改口。但是对于婆婆,肯定不能完全和亲妈一样对待。
首先,亲妈会变成生活中的“期望”和“依赖”,而婆婆不能。
任何关系中,有期望就会有失望,如果期望过高,那么这就是灾难的开始。所以当你对婆婆有亲妈的期望时,最后一定会得到万箭穿心之痛。因为很少有婆婆,能达到你的期望与预设。
就比如,你和老公吵架时,你希望婆婆支持你,甚至是帮助你对付你的老公,可是,结果会如你所愿吗?
没有得到想要的结果,然后你就会愤怒,会失望,会质疑,这些都是矛盾的引子,情绪已经有了,矛盾还会远吗?然后你们就开始互相看不上,你做的事她觉得瞧不上,她做的事你觉得看不起。
哪怕是无关紧要的小事,只要你将情绪代入,就会被无限放大。只有放低期望,才不会有失望,才不会有情绪,才会减少矛盾的发生。
其实期望,也可以理解为动了贪念。毕竟婆婆,不可能像亲妈那样,对你无限付出,更何况她亲生的孩子就在你身边生活。
如果你把婆婆当亲妈,或许你对婆婆,也可以做到像对亲妈一样的好,越是这样,越是有问题,因为人的心里都有一杆秤,绝对在乎自主意识与感受的公平,从而去质疑婆婆:“我都把你当亲妈了,你为什么不能把我当亲女儿。”
可事实就是你们都不是彼此亲生的。
或多或少,你都会要求婆婆在情感上、责任上、义务上,要像亲妈那样对待自己,婆婆做不到,你不会理解她为什么做不到,只会感到愤怒与质疑。
最重要的是,你从一出生就就如婴儿般依赖自己的母亲,即便你已经生了自己的孩子,你还会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