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这儿子什么时候也精通地理了?
不过看看这十来岁的儿子,他总感觉还是有些空谈,毕竟大明万里江山不是地图开疆!
他又提醒道:“宋国公收复甘肃河西之地,得民仅八万,颖国公收复云南,得民也不过四十万。中山王收复北平之地,人口不过二百万,辽东历经战乱,民众也不过四十万,现已迁至北平、山东二地。现在辽东空无一人,你以何开发这万里疆土?”
朱植反问道:“这还不得靠你?下一首圣旨,向辽东移民百万,不就行了?”
老朱又说道:“山西、直隶、江西人口虽多,但山西已经连续向陕西、北平、河南、山东等地移民累计二百余万,直隶向云南、甘肃等地累计移民近百万,江西向四川、湖广移民二百余万。现在内地民力已疲,自顾不暇。”
朱植想了想,觉得老朱的话确实有道理。
大国立国以来,由于天灾和连年征战,人口增长极为缓慢,从来没有突破六千万大关。到他这时候,大明人口反而降了约三百万。北方最为富庶的山东也不过五百八十万人,北平和河南各自不到三百万人。
浙江和江西各自人口虽然勉强接近千万,但这都是帝国的财富所在,历次征伐蒙元的底气所在。
但朱植毕竟是穿越过来的,也不是那么容易说服的。
只见他稍加犹豫,又开始长篇大论:
“那这次北伐后,你下旨将得胜之师留下五卫人马永驻辽东,所获蒙古军民及其裹胁汉民,无论番汉一律留在辽西垦种,降兵无论蒙汉,一律编入辽东卫所军籍屯守。山西虽经过多次移民,但就像挤羊奶一样,只要使劲挤,再挤个十万、八万到辽东应无大碍。”
“而且,江北江南诸省久经战乱,孤寡无依者甚多,请下旨愿往辽东者,官府一律提供车船之便、农耕之资。江南不法之徒、朝中不轨之臣,军中有罪之人,每年逾万,一律下旨发配辽东。”
“随着辽东日兴,再鼓励前几年内迁山东、北平之原辽东汉民重返旧地。三年后,辽东军民可达百万,足以支撑五万精兵所需的兵马钱粮……”
看着朱植拿着地图侃侃而谈,老朱竟也有些被说动了,至少移民实边不失为对付辽东诸夷的传统良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