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去大明扶贫 > 第58章 大凌河调度(4/4)

    你听辽王把这前景描绘的多美,大饼画的多圆。

    平易、盛凡终于有了点信心,点头称是,不过表情还是有些敷衍。

    大家觉得虽然辽王关于种植水稻的指导意见有些离谱,但等辽王走后,搞个变通,多种点小麦、杂粮,总可以吧。

    其实,对于在辽东种植水稻,吃惯东北大米的后世人觉得简单得不要不要的,可是在当时绝对是匪夷所思。

    有意思的是,华夏先民在东北培育水稻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辽东、辽西都遗留有种植水稻的遗迹。

    到了唐朝时期,辽东渤海国更是以盛产水稻著称。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渤海国被契丹灭亡,水稻文明也被轮番上台的契丹、女真、蒙古各游牧民族所阉割。

    直到清末,受倭人驱近,善于种植水稻的十万高丽人闯关东,才在辽宁开启大规模种植水稻的先河。

    但是这时候的水稻种植已经成为倭国驱使无脑高丽人为其火中取栗、蚕食东北的工具。

    国人也不傻,也很快把种植水稻作为了移民实边的工具。

    到了民国初年,就连不善于种植水稻的北方汉人也在冰天雪地的黑龙江培育出水稻来。

    辽王在后世研究东北边防史时恰好关注了这一点。

    所以他现在对在辽东种植水稻不仅充满了信心,还要把它放在事关辽东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

    他知道,平易、盛凡并不相信辽东能种水稻。

    但是事实用于雄辩,他于是又让沈胖子坐吴杰的水师船只,到山东再购买二十万斤稻种和其他农垦急需物资,又命令水师官兵帮忙平易他们开凿水渠,提前打好灌溉排涝的准备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