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颜的后代,现在剩下三、四百户,让人唏嘘不已。
撇开民族偏见不谈,完颜家族和中原王朝好多开国家族一样,也是英雄辈出。
朱植最佩服的就是那个叫完颜亮的海陵王,虽然短命,却写出了“万里车书一混同,江南岂有别疆封”这样雄迈古今帝王、打破华夷之辩壁垒的诗句。
即使到了后世,国人能够始终坚持金瓯不能有缺、不承诺放弃武力统一宝岛,也是这种精神和格局的传承。
相反,在国人尊崇的许多所谓汉家英雄中间,竟然有少数人,缺乏这种精神和格局,动不动就要卖东北、卖西域,比签订卖国二十一条的袁大头还袁大头。
辽王现在有了一个新想法,就是随时准备用完颜亮的这一句话,对女真贵族们进行统战工作,也叫混一戎华。
女真人总不会反对他们老祖先说过的话吧?
朱植记住的另一个部落就是朱植派宋忠苦苦寻觅的锡伯,只有不到两千户,头人却号称国王。
尽管他们和女真人有较大区别,和鲜卑人族源关系更近,蒙古人还是把他们列入女真部落,称为黄头女真。
到了后来的满清,又把他们拉入新满洲。
直到后世,这个民族仅仅发展到十几万人。
但是在中华大一统的历史中,锡伯人悍勇无比,擅于骑射,组建的锡伯营,和索伦营并称大清帝国两大杀手锏,东击沙俄,西灭阿古柏,南征缅甸,为华夏立下赫赫战功。
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非常善于向汉人学习的民族,不仅会使用多民族语言,还会种植水稻、养猪腌菜等各种农耕民族的基本技能。
当真正的满族人全部汉化,甚至忘记了满语后,只有神奇的锡伯人还会说满语……
总之,朱植对锡伯人充满了敬意。
锡伯国王虽然只送了辽王两头小黑熊崽子和十名部落勇士,他却回赠了二十匹马和五支极其珍贵的迅雷铳。
而在锡伯王送的部落勇士中,有一对兄弟不仅作战骁勇,枪法也很精准,迅速成长为辽东军的骨干。辽王还根据鲜卑慕容氏汉化的历史,专门给他们分别取了两个汉名,一个叫慕华、一个叫慕夏,也算是混一戎华的优秀成果了。
乌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