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去大明扶贫 > 第112章 辽东大丰收(4/6)
多的是……”

    果然,就在张信帮朱植分析完没几天,李成桂又派人来请求卖二十万石粮食给高丽。

    朱植就让张信转告民户,可以自行把余粮送到盘山码头去卖给高丽人,官民两利,只是高丽这次收购的价格比以前稍稍高了一点,大家也能接受。

    华夏的农民们都很纯朴,不愿意老是欠着辽王爷的钱。这钱一到手,就陆陆续续还了向王府租借或赊欠的耕牛、农具、种子等钱,辽王府开始见到效益了。

    什么是金山银山?能生产粮食的黑土地就是金山银山。

    朱植暗暗决定,无论朝廷最后同不同意他的屯垦计划,他明年都要完全挺进黑土地,至少保证军垦一百万亩,收三百万石粮食。哪怕只卖一半,明年的日子也会好过一些。

    一天,张信兴冲冲找到辽王,建议道:“王爷,现在已经进入农闲,人手这么多,不如按后世的经验把广宁城好好整治一下,大街上铺设一下石板,一下雨尽是泥,周边的乡村也可以重新规划,统一民居样式。那东一窝、西一坨的实在有碍观瞻。”

    一听张信要搞形象工程,朱植马上警惕起来,提醒道:

    “老天爷不会年年都眷顾辽东的,当下民政首要任务还是组织富余民力在土壤彻底封冻之前,兴修水利,规划新的民垦镇点,丈量土地,为明年农业生产作准备,挖煤烧砖建房子,为漫长的冬季作准备。”

    “你真应该学学后世那个姓阎的军阀,这家伙说过一句话,‘老百姓都知道要过好日子’。现在,广宁大政方针已定,只要有饭吃,无论蕃汉,都会十分听话。仓廪实而知礼节,只要经济水平上去了,老百姓的文化层次自然也会相应提升……”

    朱植现在很担心,张信和他的手下会像后世某些领导那样,今天搞个一万亩高产水稻试验田,明天又换成一万亩小龙虾示范基地,后天又变成什么高新产业示范区。今天搞个厕所革命,明天搞个最美乡村评选。今天搞个森林进机关,明天搞个水稻上山……

    他觉得,这实际上都是为了急功近利、捞取政绩,扰民、浪费民力不说,还会毁掉政府的公信力。

    古人为什么有人提倡无为而治,不扰民,不折腾?还是有大量历史教训的。

    所以,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