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去大明扶贫 > 第161章 工业兴辽(4/6)

    他心里却在腹诽,这姐妹俩这两年尽琢磨这东西去了,老想拿王府的资源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先。

    马上有人问道:“什么是牙刷厂?”

    宋有才答道:“就是一头有毛一头光,插在嘴里冒白浆的玩意。”

    朱植等几个穿越人顿时“扑哧”一声笑了起来,婉清和婉君也是面红耳赤。

    这不是穿越前天晚上,和大家喝酒时,沈胖子这个流氓讲的黄段子吗?

    张信是有眼力劲的,为了防止大家继续围绕这个尴尬的问题追根问底,马上把话题岔开:

    “这两天大家也看到了,蒯富已经研制成功各种碾米、纺纱机器。”

    “我觉得要马上成立一批米面加工厂、纺纱厂,顺便再建一些制衣厂、制鞋厂、制革厂……千穿万穿,吃喝不穿。”

    “不过在眼下,光是新来的两万广西俘虏和三、四千罪臣家眷的衣食住行和过冬就是个大问题。”

    张石就苦笑着说:“我是协助辽王管军务的,本不该插嘴。但是辽东面上就这么点人,根本没有精力一下子同时开建这么多工厂。建厂也有轻重缓急,而且建这么多厂也不符合辽东目前面临的形势要求。”

    张石一说,大家都感觉都受到了点小打击。

    张石可不仅仅是管军务的,目前他可是辽王最信任、最倚重的大将,他的话相当的有份量。

    辽王也是沉默半天,才慢慢进行引导性发言:

    “按理说,你们说的都对,建这些厂不仅事关辽东百姓的衣食住行,也事关辽东的可持续发展。像徐德搞出来的高粱酒,婉清、婉君二人帮助蒯富搞出来的玻璃罐罐、香皂、陶瓷马桶甚至可以拿到内地,赚取大把大把的银子。”

    “但是,我还是要说一声‘但是’。对于大辽东来说,今年夏天大旱,辽南入不敷出,辽西靠着土豆、红薯才勉强渡过难关。到了明年,老百姓首先想的还是填饱肚子。这是我们决策的背景,也是行动的依据。”

    “因此,目前大规模建厂,推广婉清建议的这些东西还是有些奢侈。即使是在内地,也可能没有大家想像的那么畅销。因为内地老百姓的收成还不如辽东哩,大家都在过紧日子。”

    辽王的话顿时给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