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朱大能说道:
“各位,既然有骄兵必败,那么也有哀兵必胜。我军失利,固然有轻敌原因,但与殿下无关。”
“倘若殿下不去后方整顿防务,大家现在还要担心庭州大后方的安全。”
“现在,我军根本问题还是兵力不足,后勤不继。帖木儿举全国之力来战,我军只有不到两万兵力迎敌。当务之急,还是请辽王统领全军、振奋军心、整军再战。”
大能这么一说,帐内明军诸将也是纷纷表示赞同。
经过一系列实战、大战和恶战的考验,朱大能现在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在成长,分析问题也越来越精准。
但是因为受二打吉祥城失败的影响,辽王没有心情去置评,只好勉强同意继续统领天山诸军,戴罪立功。
随后,大家开始围绕如何迎战帖木儿大军献计献策。
朱大能首先建议:
“王爷,驻守大坂城和吐鲁番的郭骥的步兵第一团现在也有四个步兵营,大多是辽东老兵,战斗力比较凶悍。如果再从当地降兵中招募一批新兵,扩充到八个营,就可以把郭骥的步兵团一分为二,再成立步兵第四团。”
“女真首领勃罗哥西征以来,表现得还不错。我建议,就让勃罗哥带领步兵第四团和一个迫击炮排北上增援。郭骥带领步兵第一团和个迫击炮排继续防守吐鲁番,防备帖木儿再次从南疆偷袭。”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辽王马上派人南下通知郭骥抓紧落实。
曹楚材随后建议:“现在天山融水日益减少,但仍可以尽量拓宽并加深乌鲁木齐河河道,以河当兵,迟滞帖木儿大军进攻。”
众人又是点头,辽王马上派宋瑛带领所属步兵在唐轮台旧城上游作业,又派开国公常升带领五千俘虏到迪化新城下游二十里以外作业。
盛宣这时又提出了疑问:“殿下,为何不将迪化新城下游二十里内河道一起拓宽加固?”
辽王答道:
“迪化城以北的百里草原都可以成为帖木儿大军迂回我军后方,甚至是直接进攻庭州的宽阔通道,我军兵力有限,不能处处设防。”
“既然如此,我们干脆留出一个看似容易渡河的口子,方便帖木儿大军就近渡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