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去大明扶贫 > 第231章 浇几大瓢凉水(2/4)
军的兵力和军火。”

    “为了支持我们收复故唐北庭旧地,太子不得不紧急调动了秦、晋、燕、肃四王五卫的兵力。”

    “随着仗越打越大,皇帝担心我们孤军深入,甚至派出了京军中的六千骑兵精锐。朝廷兵力捉襟见肘,可见一斑。大明已经陷入无兵可调的困境。”

    “比无兵可调更尴尬的是后勤物资保障。大明北伐蒙古,经营辽东,可以通过海运输送粮食,通过运河输送兵员。但是,经营西域只能靠民夫和士兵们的两条腿。”

    “三万明军征战天山东段,至少需要十五、六万民夫保障,这相当于甘肃、陕西一带十五、六万户农民要破产。”

    “如果战场转移到天山西段,估计要将二十万户以上的农民搞破产。强行对西域用兵,大明同样面临唐朝十室九空、经济崩溃的风险。”

    辽王发现,自己穿越而来,后勤短板始终是制约明军兵力投送的最大瓶颈。

    大明真的很穷,国力真不足以支撑出兵西域,即使出兵西域,收拾了相当弱小的察合台汗国,也难以和帖木儿汗国争锋。

    后世之人批评老朱进取精神不足,没有恢复汉唐西域故地,实际上是错怪老朱了。

    但幸运的是,河西土豆的丰收,大大缩短了明军运输距离,降低了路途上的消耗,随着缴获的三千头骆驼加入后勤队伍,后勤队伍自身消耗也会进一步降低。

    再加上明军缴获了帖木儿军的大批羊群,及时宰杀、腌制一批伤残马肉,使得明军后勤保障始终没有出大的问题。

    即使如此,从河西到迪化一线的数千里转运任务早已让河西两万兵力不敷使用,甚至是西安左护卫五千人马也在太子的高压下加入运送军粮的队伍。

    随着前线明军的骤增,明军的后勤短板更加强烈地凸显出来。

    为了让大家心服口服,辽王又问前来运送军粮的宋忠道:“宋指挥,你说一下,咱们现有囤积的粮草还能支持多久?”

    宋忠答道:“只能勉强保障三万明军在迪化和庭州再坚守四个月。如果要出动三万人马收复安西四镇旧地,现在天气越来越恶劣,后勤补给线越来越长,根本不能保证明军两个月的粮草需求。”

    辽王又问养余道:“养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