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小辽王的歌喉其实也不差,小酒唱着,小姑娘的手牵着,再把靡靡之音一唱,那也是秦淮河上最靓的仔,把一把歌伎迷得颠三倒四、五迷三道。
就连兵部尚书唐大人听了这绵绵歌声,也是臆怔了好一会儿,才上前把封爵的名单递给了辽王,说明来意。
辽王这时画风一转,又豪放起来,把袖子向上一挽,喝道:“笔墨伺候”,然后就在画舫上对着名单大笔乱挥,时添时减,交给了唐铎。
唐尚书还想解释点什么,却见辽王又和一群莺莺燕燕诗词相和起来。
自到京城以来,因为太子迟迟没有下葬,权贵富贾都不敢公开地声色犬马,搞娱乐活动。
辽王最初也没敢过多刺激老朱,顶多把戏班叫到办事处一个人听戏而已。
如今太子之事已了,辽王就准备再享受几天秦淮风月,顺便再赚点小钱花花,就回辽东去的。
都怪沈胖子,把后世经营会所的经验都搬到这里来了,让自己乐不思蜀!
可是唐铎心里不由纳闷:“辽王殿下怎么一大早就在这里唱起来了,唱的还是‘高处不胜寒’,到底是什么意思?想酒色自污,借机离开京城?”
他最近可是感到皇帝对辽王的宠信和期望甚至超出了太孙……
当唐铎把经辽王修改后的封爵名单拿到朝堂之后,有人还是对这个名单提出了质疑。
老朱对西域战事情况也不是太清楚,也有些不解,只好让人找辽王到朝堂上亲自向群臣解释。
辽王一看,这事关辽东兄弟们的荣誉和福利,只好来到朝堂之上,并难得极富耐心地向群臣一一进行了解释。
一位大臣说道:“辽王殿下,按大明封爵惯例,没有军功不能封侯。徐德只是个种地的农夫,封爵于例不合。”
辽王答道:“这个徐德在河西种了三十多万石土豆,为天山明军送去十五万石,相对于从关中平原运粮到天山,至少节省一百二十万石以上军粮和六万以上的运送兵力。”
“以后朝廷用兵到哪里,就让徐德把土豆种到哪里,徐德就是移动的粮仓,现世的萧何,你说该不该封爵?”
你听小辽王这个比喻,比得好贴切啊!不少人心里暗暗为辽王点了个赞。实际上辽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