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去大明扶贫 > 第311章 火药要升级(2/4)
  他这里只有婉清、婉君两个领军人物,如果急功近利,出了意外,这后世的科技就无法植入前世……

    辽东军几次征战结果也证明,当时的决策十分稳妥、十分英明。

    辽王府护卫装备的燧发枪比例虽然不到一半,但只要战略战术运用得当,就能满足维护东北安全的军事需要,不需要一味追求军事技术层面的降维打击。

    五年来,婉清陆续成立了各种化学兴趣组,后面又成立学堂,已经从工匠子弟和其他小孩中间培养了近百人具有一定化学基础知识的学生,这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但是,在辽王的严格约束下,婉清的火药兴趣组,人数最少,发展最慢,进行的试验最少,远远低于钢铁、水泥、玻璃、肥皂等兴趣组。

    辽王说,他可以进行试错,但是火药组不能随意进行试错实验。

    聊以自慰的是,他们总算造出了红磷火柴,这是一项很有商业前景的发明,后来被列为光明计划。

    尽管如此,婉清率领的化学研究所一直没有停止研制新型火药的准备工作。

    婉清甚至从火药组中又分出一些人来,新成立了一个危化组,专门生产硫酸、硝酸、水银啊,这些危险化学品原料。

    枪炮局长赵鲁和火箭弹药局局长毕杰都是火器狂人,对研究火药如痴如醉,经常有意无意地从婉清那里请教一些火药制作之法。婉清只好悄悄把研制方法相对简单的无烟火药方法告诉了二位。

    就在辽王西征后不久,赵鲁和毕杰带着几个胆大的孩子,在黑火药里面添些火棉、酒精之类的东西,花了两个多月的时间,也试制成功了威力强大的无烟火药。这和晚清军工专家徐建寅研制无烟火药花费的时间基本相当。

    去年,工部主事潘良等人前来勘察松辽运河路线时,婉清就估计,到时候可能需要新型炸药和起爆炸药用的雷管。

    于是她又悄悄带着危化组几个胆大心细的孩子开始做实验,制出了不少硝酸、硫酸等高危险的原材料,交给毕杰继续做实验。

    在辽王回辽东之前,毕杰已经造出了简单的雷管和炸药。

    只是因为还没有建立起一套安全的操作规范,大家都不知道这玩意的厉害,剂量没把握好,发生过好几次爆炸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