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去大明扶贫 > 第346章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3)
富户手里,千万农民失去生计,那就是天街踏尽公卿骨之时,这才是水能覆舟……”

    方孝孺一听,不由打了一个寒颤,没想到年轻的辽王竟然说出这般虎狼之词来,不过仔细咀嚼,倒好像很有道理。

    论起治理地方,方孝孺这个曾经长期活在崇尚空谈环境中的儒生还真不是辽王的对手。

    特别是辽王干什么事情都善于找抓手,找突破口,还真是在儒家经典中找不到的。

    过了一会,方孝孺又请示道:“殿下,现在内地官绅都无纳粮、当差先例,这也是当今陛下给读书人的恩宠,辽东能否取消官绅一体纳粮、当差?否则官绅们会要议论的。”

    辽王说道:

    “以仁治天下关键在于一视同仁。官绅们食辽东之,也要解辽东之忧。”

    “再说,辽东官员的俸远远高于内地,象征性地缴纳几两田赋和徭役钱,并没多少负担。这只是体现一种对辽东的责任而已。即使是本王,每年都用自己的私房钱在补贴公用开支。”

    “我决定了,今后辽王府的产业也一律带头缴纳赋税,跟着本王拥有产业的郭家、沈家也要缴纳赋税,你看谁敢议论!”

    方孝孺想想也是,辽王这几年来,补贴辽东官员们的私房钱何止十万两银子,现在又要带着纳税,但是一般官绅哪有这么高的觉悟,千里当官也好,千里经商也好,哪个不是求财去的?

    他又不无担心地说道:“辽东本来是塞外苦寒蛮荒之地,士绅极少。如果要求官绅一体纳粮、当差,臣担心辽东官员退休后也不愿意留居辽东,也不利吸引内地士绅到辽东。”

    辽王充满自信地说道:

    “这个嘛,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你还是好好做好这人口普查工作,看这几年是辽东回流内地的人才多,还是内地到辽东的人才多?”

    “如果到辽东的人多,说明我们的政策是顺民意的,我相信今后会有更多内地读书人到辽东效力。”

    方孝孺又被说得哑口无言,光是辽王现在在辽东大建医院,让一大批原来深居皇宫的太医走近市井百姓,就让山东和直隶一些身体不大好的士绅羡慕不已,最终移民到了辽东。

    其实辽王有后世的一个参考,西方的枫叶国远比大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