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的是蒙古人。”
“但也有一些部落连统计人员和通译也无法识别,但又愿意归顺大明,只能暂时按其他民众统计。”
“还有前几年从域外带回来的一些俘虏、水手,自愿入大明国籍,也暂时按其他民众统计……”
方孝孺工作还是比较细致的,但一想到后世经常出现的数据造假问题,辽王还是不大放心地问道:“你这个数字准不准确?”
方孝孺说道:“大致是准确的,辽北的人口统计截止到去年秋天,辽西和辽南的人口截止到去年冬天。各地数字报上来后,我还请数学研究所的老师们帮忙核对过。”
辽王说道:“准确就好。这数字一定要弄准,这是我们制定政策的直接依据。”
方孝孺答道:“殿下所言极是。”
过了一会儿,辽王又问道:“辽东的人口夭折率你统计过没有?”
方孝孺答道:“回殿下,因为工作量太大,我们只抽查了几个地方两个年龄段的情况。沈阳城因为建了妇幼医院,两岁以内婴儿夭折率是8,长春是12,天鹅城和鹤城是22,平均下来大概是13。十岁以内幼儿夭折率平均下来是18。”
这几年辽东人口增长很快,人口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也就是靠内地移民输血,而不是靠辽东人口自身自然增长造血。
这样的增长方式也有一个负作用,就是影响了内地的发展,特别是和辽东隔海相望的山东,几乎每年新增人口都跑到辽东来了。山东地方官对此也颇有怨言。
辽王只是根据后世的一些数据推测,大明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千分之四左右,在富裕的江南可能达到千分之七、八,在环境恶劣的辽北可能不到千分之二。
但是,通过这次人口普查,十岁以内幼儿夭折率已经由最初的35下降到18,说明辽东的生存条件还是在不断改善的。
辽王很有信心,只要把医院办下去,辽东人口的自然增长很快会超过内地人口的迁移,哪怕只保持千分之六的自然增长率,辽东人口每年也会自然增长三十万人,再加上内地的零散移民,十年之后辽东人口会达到一千万人。
换句话说,不到十年,辽东就完全有了自我造血功能,不再需要内地输血了,甚至可以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