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去大明扶贫 > 第428章 华商大会(2/4)
荒之地,三年之内买卖城只能是花钱赚吆喝,三年之后能否盈利,现在也没有定数。不知王府能否把那里的貂皮、鹿茸、虎骨等生意也开放,允许我等内地商人去做?”

    “这个……只要大家诚心诚意,投资农场,这个我可以做主,辽王府放开这几项生意。”

    为了兜售这买一赠一的生意,沈庄现在也是豁出去了,终于松口让出了沈家垄断的几项传统生意。

    当然,也有人还有疑问。

    “沈指挥,如果当地发展起来后,买卖城经营权有几年?”

    “自签订契约之日起算共有八年,八年之后,价高者得。”

    “才八年!能否延长到十年?”

    “不能。辽王说了,只有帮辽王府建农场,才能显示合作诚意,才有机会和辽王府谈下一步合作……”

    听说辽王府把建设农场作为与辽王府合作的前置条件,一些人马上妥协了:

    “那好,咱们申家冲着辽王仁义,就先承包一个农场项目。”

    “咱们渠家冲着沈指挥豪爽,也承包一个项目。”

    晋商中的潞州申家、祁县渠家介入辽东生意最早,深知辽东农垦之利,率先各自承包了一个农场。

    申家、渠家一带头,其他晋商人纷纷出手,或单独或合股,一下子承包了八个农场,还都是离松原或富锦较近的好位置,移民和管理成本相对较低。

    这些商人脑袋都削尖了,可精着哩。

    山西算是北方第一人口大省,偏偏地瘠民贫,连晋王府都吃不上新鲜大米,每年靠辽王府救济,过得比叫花子好不了多少。

    晋商们早就想明白了,只要把辽东亮晶晶的大米往老百姓饭桌上一摆,谁不想跟着出来?

    他们故意磨蹭半天,只不过是讨价还价,想从辽王府争取更多的好处罢了。

    晋商抢了风头之后,山东、直隶、浙江等省商人也不甘示弱,开始了抢单。

    他们亲眼见到辽东盛产水稻,而这几个省最不缺的就是会种水稻的农民。

    一天下来,沈庄竟然帮辽王卖出了二十六个农场项目。

    晚上,沈庄屁颠屁颠跑到辽王那里邀功。

    “王爷,你猜,我给你小老人家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