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必斩!”
这些部队加起来大概有十万余人,但从名字就能看出来,基本都是地方武备和运粮的后勤部队,甚至还有藩王卫队,换做平日这些兵别说直面辽人了,连战场不一定敢上,但如今却要被一纸调令调来防卫京城,战斗力怎么样根本不必多说。
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最精锐的兵力在北境已经被打散了,重新集结不知道要花多久,辽人不可能给这个时间,眼下要想守住京城,还真就只能靠京城禁军和这些杂牌军队。
如此一来京城的兵力大概能达到二十万,再加上充足的民夫以及守城之利,或许真的能和不擅攻城的辽人骑兵打上一场。
军令下完,大堂内的官员武将们明显神色一松,他们今天来议事也有想看看顾怀到底准备怎么做的心思,如今看到顾怀第一道军令就是加强京城防卫兵力,而且调令条理有度,不由心中一定,但很快就有人提出了一个问题:
“二十万兵力,京城能装得下,但要守住京城还需要一样更加重要的东西。”
兵部尚书看着顾怀,说道:“粮食,京城人口众多,平日里粮食多是通过河运从别处运来,若是一下子涌入这么多军队,守不了多久就要断粮。”
一位老将站出来:“这个好办,郑州那边就有粮仓,而且离京城不算远,辽狗也还没打到那里,从那里搬过来就是了!”
“有道理,郑州仓米数百万,这些粮食足够京城所有人吃上一年!别说二十万大军了,三十万也养得起!”有兵部官员赞同。
“不行,不能用,”有官员看了他们一眼,脸色有些难看,“调粮和调兵,不是一回事,调兵只需要一纸调令,士卒自己就可以动身,但想把粮食运进京城,就需要民夫,还需要很多时间--那些兵赶来京城或许不用二十天,但要想把这些粮食运进京城,二十天绝对不够。”
顾怀看着地图,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从郑州到京城确实不算远,而且还能走一段河运--但是绝对会比士卒赶路的速度慢上许多,如果征调民夫开始转运粮草,需要耗费多少人力先不谈,就说万一在运粮过程中辽人骑兵赶到了附近
这样一来就必须派军队护卫,但问题是京城的兵力也不够,哪里有多余的兵力去护卫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