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魏风华 > 第四百三十二章 乱臣(3/4)
明,但做事太犹豫,不是一个合格的政客,有想要垂帘听政的野心,却又没有相应的决心与魄力,徐缙闭目推演片刻,还是觉得如果没有自己干预,继位的多半是那位不招源义满喜欢的长子。

    他对那个女人和那个好掌控的小孩子很满意,事实上如果他真的打算像自己说的那样做,扶持一个亲近大魏的倭国之主,那么源本义就是最好的选择。

    可他不是,他知道靖北侯的心思,他也明白自己的心思,他们都不想看到隔着一片海有一个统一的倭国,所谓的与大魏通好,成为大魏的朋友,甚至是向大魏称臣,有什么意义?

    永远是多远?这样的保证能值多少钱?

    政客的承诺,比浪子的海誓山盟还不靠谱,徐缙甚至能想象到,如果那个女人真的帮她儿子夺位成功,一定会继续贯彻源义满的政策,继续袭扰大魏沿海,因为这是最好的解决内部矛盾的法子,可以让她们娘两的位置坐得更稳。

    可是他从一开始没想过要相信这些。

    沿着长街,冒着雪花走了段路的徐缙又来到了那个澡堂,他走进去,在暗室里换下了僧服,从袖子里拿出了一份名册。

    那是女人给她的,是倭国里真正站在了源本义这一边,而不是附和源义满心意的大名们,徐缙借着烛光一一看过那些名字,脑海里的那个计划渐趋完整。

    以魏国在倭国潜伏的力量,很多事都没能力做,或者说倭国的政治格局,远不是千里之外的魏国能影响到的,还好徐缙一开始就没打算动用那些远渡重洋来到倭国的谍子们,他觉得真正的说客需要的只有一张嘴,就可以让心中产生了芥蒂的人们互相厮杀。

    而眼下破局的最好方法,就在这些女人给他的名单里。

    看起来那个女人还没有狠到能对自己儿子的兄长下杀手,或者说是忌惮于被源义满发现,但没关系,很多事她不想做,徐缙可以帮她做。

    没有人能观察到坐在暗室里的徐缙,但此刻的他真的很像个反派。

    事实上顾怀在把他带回钱塘后,曾经和李明珠聊起过一段话。

    “这世上有很多臣子,但从做事的风格,大体就可以把他们分为几类。”

    “比如张怀仁,还有我的老师卢何那样的人,便是能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