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中,诸神手上或拿着或端着青花瓷盘,体现了当时中国瓷器在欧洲主流社会中的尊贵地位,中国瓷器在那时的欧洲还有“白色黄金”之称。此外,从陶器到瓷器见证了科技的发展,瓷器不断见证东方的文明发展与社会进步。
海上陶瓷路是东西方文化经济交流的重要桥梁。中国古代瓷器对外传播方式多样,包括作为国礼赠送外国使节、通过宗教纽带传播到各国以及外销瓷通过“陶瓷之路”外销等。例如,明朝郑和每次出使西洋都带上数以万计的瓷器;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的信众、僧侣充当了向外传播中国陶瓷的文化使者;清代康熙年间,法国传教士殷宏绪将景德镇的制瓷技术传播到欧洲,促进了欧洲瓷业的发展。同时,很多文明的文化元素也通过传入中国,如现今景德镇保留的瓷器图案缠枝纹,便源自于伊斯兰文化。
中国瓷器的外销一定程度上改变了部分国家和地区人们的生活方式。据《明史》记载,文郎马神(今印度尼西亚加里曼丹岛南部马辰一带)“初用蕉叶为食器,后与华人市,渐用磁器”5。
中国瓷器的制作工艺和审美风格对其他国家的艺术产生了重要影响。15世纪,奥斯曼帝国的伊兹尼克工匠模仿中国青花瓷,制作出大量白底蓝花的陶瓷;17世纪,中国青花瓷的制作工艺和审美风情对葡萄牙瓷板画艺术风格产生重要影响。
刘梦石教授问:“小梦石,你知道陶瓷是怎么发明的吗?”小梦石问:“机器人手机,你告诉我陶瓷是怎样发明的吗。”
穿越号机器人手机变成的机器人说,我带你去一个地方。他们来到一个部落,这里已经没有人烟,是一个遗址。
手机变成的机器人讲述故事——
很久很久以前,在一片广袤的土地上,生活着一个勤劳智慧的部落。部落里有一位年轻的工匠,名叫阿炎。阿炎对各种材料都充满了好奇,总是琢磨着如何用它们创造出有用又好看的东西。
有一天,阿炎像往常一样在河边寻找制作工具的材料。突然,天空中乌云密布,一场大雨倾盆而下。阿炎急忙跑到一个山洞里避雨。山洞里阴暗潮湿,阿炎在角落里发现了一些被雨水冲刷过的泥土,这些泥土细腻又柔软,手感十分奇特。
雨停之后,阿炎带着这些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