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不可能有人挡得住对这种武器的喜欢的。
以至于陈寒在让倭奴工匠他们打造的时候,也是给自己打造了一柄小的八面汉剑。
实在因为真的拎一把这么长的剑在手上拿着累。
只有这种小的,可以观赏把玩,而且还真的能够防身。
一个月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也就是洪武二十五年的三月。
陈寒之所以要如此急,就是要在洪武二十五年等五月份之前回到大明去。
一方面是他要回去,给相信自己的皇帝和太子殿下一个交代。
另一方面更是要看一看,自己能否真正的替太子朱标挡下这场灾厄。
如果太子朱标没有在这场原本属于他的命运的终点的灾难上倒下,那说不定大明王朝的历史就真的被自己改变了。
太子殿下能够登基的话,那后边很多麻烦事都不会发生。
不会有靖难之役,大明王朝走向更加繁荣的迹象不会被腰斩。
即便出现了永乐大帝的盛世,可是消耗了如此能量之后,大明王朝本身的国运就被折了一角。
而在这场战争当中失去的,可不仅仅是无数的士兵,更有很多的将领。
虽然涌现出了很多的英才,但在内战消耗的却是大量的尸骨和资源。
甚至如果太子朱标能够登基,他本身就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再启用像燕王朱棣这种雄才大略的人物替大明王朝做征北大将军,完成他该有的属性,那岂不是完美?
在这天,陈寒他们最后一次在倭奴召开了执行委员会。
这一次的执行委员会开的实在是有点气氛沉重。
因为大家都知道陈寒要离开。
在这大半年的相处之下,陈寒对于所有主管的信任以及对主管们的工作进行分解,做的这些努力,让这些主管们一个个得心应手。
他们害怕陈寒走了之后,他们会来一位新的领导,然后不信任他们。
所以这场会议陈寒是满面春风,但下面这些主管们一个个是低沉着头。
陈寒笑道:“诸位怎么了,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你们难道是希望我永远留在这个地方来指挥着你们吗?
大明城只不过是小小的倭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