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真就是服气了。
看看京城现在的变化。
买卖人多了!
匠户和农户那是大行其道。
摊丁入亩的税制改革后,都不需要交多少赋税了,日子可好了不少。
而且我还听说摊丁入亩实行了一年就光是在江南收上来的赋税就是曾经全天下的几倍还多。”
朱棣听了这话后愣了一下:“真的假的?能有几倍?”
晋王也有点不相信:“你这消息都是从哪来的?”
“一看你们就是在边远之地不了解朝廷动静的,这都已经是大新闻了。我家小崽子可关心这些,一个月给我来一封信,京城的变化。
这消息都登载在了他们学院里的工程学院报上面。”
朱有墩这孩子不仅是能干这么简单还非常的孝顺。
关键人家父子两个有共同的爱好,那就是文学,所以父子两个经常书信沟通。
朱有墩每个月都会给周王汇报京城的变化。
周王就是通过这个了解到京城的变化的。
而反观燕王朱棣和晋王这两兄弟在教育子女方面就比周王差多了。
他们都是传统的教育方式,朱高炽和朱济熺都怕他们。
所以听到周王炫耀他的儿子每个月都写信回家。
燕王和晋王都反酸水。
“哟哟哟!老五显你儿子有能耐是吧?我们哥俩在边塞干的是什么活伱又不是不知道?
我们是在跟鞑子拼命你就在开封安安心心做太平王爷,你当然有闲暇管教你儿子。”晋王揶揄起来。
燕王也是说道:“咱要是在开封当王爷也能把儿子管教得很好。
诶,你们还别说咱家高炽胖是胖了点,能力在咱家三代里面那也是出挑的。”
晋王碰了碰他的肩膀:“老四你不是常说你家老大胖得跟个球一样不像你,还说你比较喜欢你家老二。
是不是你说的?是不是?”
老四朱棣脸都红了:“没说!咱没说!”
哈哈哈……
老三和老五大笑起来。
周王道:“三哥四哥,还真别说你们在边塞那生活真是苦,所以老爹还有大哥削咱的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