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削你们太多,我这里没啥不平衡的。
在边塞打仗啥的还得是你们,要是换做是我啊我就吃不消!”
周王这话倒没有客气,而是说得实话。
他的身体条件跟自家三哥四哥相比较那就虚弱很多。
别说让他提枪上马去打仗,就算是跟着大头兵操练一
下,他都得喘上三天。
他还是安安静静地研究他感兴趣的医术比较合算一点。
而他们父子两个之所以能够有这么多的共同爱好,就是家学。
周王喜欢读书,连带着他的儿子们,也个个跟着一起读书,连带着一起做学问。
为什么朱有燉能够如此敏感地察觉民间的变化,能够写出这么多戏剧来。
就是因为仔细观察民间的变化。
而现在朱有墩更是在京城,把改革方面的戏剧写得是遍地生花,年纪轻轻已经在京城是有名的剧作家。
老百姓们、达官贵人、还有商人都喜欢看他写的戏剧。
为何?
就因为朱有燉深入地去探查了民间情况,写出来的戏剧接地气,反映民间的变化,反映百姓的呼声。
所以陈寒才给了现在朱有燉这么大的一个舞台,让他自由发挥。
朱有燉之后更是爆发性地创作出了一篇又一篇优秀的巨作。
如今老、三老四都在周王的带领之下慢慢地向着三山门大街而去。
那里不仅人群集中,同时吃喝玩乐更是一条龙。
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唱戏。
原本江南地带膏腴遍地,百姓生活相对富足,文化生活也丰富多彩。
所以看戏是不少百姓业余享受的一种。
在三山口大街,更是有朱有燉的一支专业的戏班子。
这是陈寒特批给他经费,用于宣传新思想的。
现在之所以乐的嘴角都要咧到耳朵根后边去,就因为自家的儿子在京城打开了局面。
“瞧瞧瞧,老五你就别笑得一脸奸笑,你以为我们不知道,你带我们在大街上逛悠来逛悠去。
说是带我们体验一下京城的变化,无非是往三山口大街去。
我们都听说了,就算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