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此次一举削掉三位藩王,其真实目的实际上是为了朱楩设的局。表面看来,似乎是要铲除那些有可能对他皇位构成威胁的势力。
其中,最为关键的便是针对朱楩以及湘王这两个充满变数、极有可能在未来投靠朱棣一方的不稳定因素。至于那齐代二王嘛,本来就声名狼藉、劣迹昭彰,将他们一同削除,不过是顺手而为罢了。
然而,令朱楩费解的是,今天这般精心布置究竟是出自朱允炆本人的深谋远虑呢,还是幕后有着某位智谋超群之人在暗中点拨?总之,这一切都让作为真正目标人物的朱楩感到棘手万分。
且先说这第一步棋,朱允炆并未心急火燎地直接下达命令,派遣朱楩前去捉拿他下定决心要削的湘王。
恰恰相反,这位年轻的帝王首先派出的,乃是一直以来都陪伴在其身旁、对他忠心耿耿且值得信赖有加的两位文臣齐泰和黄子澄。与此同时,他又精心调拨了两位太傅,也是国朝武官,即李景隆与徐辉祖,令他们一同前往协助抓捕齐代二王。
乍看之下,这样的人员调配似乎平淡无奇,毫无出彩之处。然而,若有人能够静下心来,细细琢磨其中深意,便不难察觉出,这其中实则暗藏玄机,大有文章可做。
毫无疑问,朱允炆的这第一步举动,绝非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后有意为之,旨在为接下来将要展开的一连串行动预先埋下伏笔,并精心编织起一张天衣无缝、密不透风的巨大罗网。
两位文臣,自不必多言。毕竟在朱允炆的心腹之中,文臣占了绝大多数。但说到武将方面,情况则稍显复杂。在那些尚未被明太祖朱元璋带走的国公侯爵子弟当中,眼下也就只剩下李景隆和徐辉祖这两家人可供选择了。
其余的不是被远远调离至边境戍守,就是早已跟随胡惟庸和蓝玉等权臣踏上不归之路。再往下面数,虽然还有不少将领,但正如朱允炆所言,这些人大多身负重任,难以轻易调动。
而且,即便能够抽调出来,要从他们中间选出既忠心不二又颇具威望、足以担当此大任者,实在并非易事。
最关键的一步便是此时他派遣身兼藩王身份且身负军职的朱楩,携手其忠臣方孝孺,共同前去捉拿另一位藩王朱柏。这一举措着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