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职场小聪明 > 第400章 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1/3)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aynard keynes, 1883-1946)是20世纪最重要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了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彻底改变了传统古典经济学的框架,对现代宏观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凯恩斯的主要贡献集中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中,他提出了总需求不足导致经济萧条的观点,并倡导政府干预经济的必要性。

    一、凯恩斯经济思想的背景

    1历史背景

    凯恩斯的理论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时期。

    古典经济学主张市场自动调节(“看不见的手”)可以实现充分就业,但在大萧条期间,这种观点无法解释高失业率和需求不足的现象。

    2核心问题

    为什么市场经济在某些情况下无法实现充分就业?

    如何通过政策手段恢复经济增长和就业?

    二、凯恩斯理论的核心观点

    1 总需求决定经济活动

    凯恩斯认为,总需求(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是决定经济总产出和就业水平的关键因素。

    如果总需求不足,就会导致经济萧条和高失业率。

    2 有效需求不足

    在经济萧条中,私人部门的消费和投资需求可能不足,从而无法吸收经济的总产出。

    有效需求不足是失业的主要原因,而不是工资水平的问题。

    3 储蓄与投资的不一致

    储蓄未必会自动转化为投资,因为投资取决于企业对未来的预期和边际效率。

    如果企业对未来收益预期悲观,投资意愿下降,经济可能陷入“流动性陷阱”。

    4 货币和利率的作用

    凯恩斯提出流动性偏好理论,认为利率由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决定。

    在经济萧条中,降低利率未必能刺激投资,因为企业可能对未来缺乏信心。

    5 政府干预的必要性

    凯恩斯主张政府通过财政政策(增加政府支出或减税)来弥补总需求不足。

    反周期政策:在经济低迷时增加支出,在经济过热时减少支出,以稳定经济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