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向:无论新加入者还是核心成员,宋江强调“义气”,确保基本生活的公平分配。
经济学意义:通过满足成员基本需求和维持公平感,他降低了内部矛盾,保持了组织稳定性。
(2) 利润再分配:劫富济贫的社会功能
宋江劫掠富人资源,不仅供给梁山,还部分返还给普通百姓。
再分配功能:这种“rob hood”式的行为缓解了底层人民的经济困境。
声望收益:赢得民间支持,提升组织的社会认同度,从而降低外部排斥风险。
(3) 奖罚分明的分配制度
宋江对功勋卓着者进行奖励(如赐金、赐物),对违规者进行处罚。
经济学逻辑:奖罚分明的分配机制提高了组织运行效率,强化了成员的行为规范。
3 激励机制:宋江的“经济激励模型”
(1) 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的结合
物质激励:宋江通过分配财富和土地激励成员,解决短期需求。
精神激励:宋江以“替天行道”的旗帜和个人魅力强化成员的忠诚度。
经济意义:精神激励成本较低,但对组织稳定性具有高回报。
(2) 利益与风险的动态平衡
梁山成员冒险参加宋江的事业,期待高额收益(财富与名声)。宋江通过承诺丰厚的物质奖励平衡了成员的高风险成本。
激励问题:风险过高或收益不明确时,可能导致内部成员流失或叛变。
(3) 忠诚经济学
宋江采用“恩威并施”的策略培养成员的忠诚:
赐予新加入者经济和名分奖励,增强归属感。
对叛徒和背信者严厉惩罚,警示组织内外。
经济学效应:减少“机会主义行为”,维护内部团结。
4 宋江经济学的局限性
(1) 资源来源的不可持续性
梁山经济主要依赖劫掠,但这种方式高度依赖外部环境(如目标的财富、敌人的防御)。长期来看,资源会枯竭,难以维持大规模组织。
(2) 公共物品问题
资源共享容易导致“搭便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