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博弈论与战略选择
31 nash均衡
游戏中各队伍的决策(如团战时机、分推策略)受对方行为影响。博弈论中的nash均衡体现在:
如果双方都选择最优策略(如团战位置、资源争夺),局面可能进入一种相对平衡状态。
一方偏离最优策略,可能导致失去经济或地图控制的劣势。
32 风险管理与信息不对称
视野与侦查:视野是减少信息不对称的重要工具,帮助团队做出更优策略。
风险博弈:例如争夺肉山盾的过程,需权衡潜在收益(盾的优势)与失败风险(被团灭)。
4 市场竞争与垄断模型
41 地图资源争夺
地图资源(兵线、野怪、肉山等)有限,队伍间的竞争体现为典型的零和博弈。
一方获取的资源必然以另一方的损失为代价。
控制地图关键区域(如敌方野区)相当于形成经济上的“垄断”,压制对手发展。
42 “自由市场”与“干预”
小兵和野怪是公共资源,而击杀建筑和英雄是私有收益。队伍需要权衡“自由竞争”与“干预”(如干扰敌方核心发育)的优先级。
5 战争经济:资源与消耗的动态平衡
51 团战与资源耗损
每次团战都伴随着高风险高回报,胜利的一方可以通过击杀敌人、摧毁建筑获得经济收益。
失败的一方则可能损失复活时间、地图控制权等宝贵资源。
52 补充资源的成本
团战后需要花费金币购买消耗品(如补给品、守卫),这类似于经济学中的战争成本。
6 生产函数:效率的提升
61 打野与刷钱效率
打野和清兵的速度直接影响经济增长率。carry通过优化“生产函数”(技能、装备),提升单位时间的收益。
62 边际收益递减
每个地图区域的资源有限,重复占用相同资源会降低整体收益。例如,核心英雄和辅助同时打野可能导致效率下降。
7 团队经济学的实践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