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媒体的文章在社交网络上的转发量远低于公众号、微博大v、b站up主的内容,因为这些新媒体更懂社群文化,能让用户产生情绪共鸣。
缺乏社区文化的媒体,传播完全依赖算法,而算法是无情的,任何一个新兴内容平台都能替代旧的媒体。
结论:如果一个媒体无法让用户产生“我想分享给朋友”的冲动,那么它的传播力会迅速衰退。
(3)经济学视角:社区文化带来“锁定效应”
社群经济学:社区文化=商业壁垒
在经济学中,用户的锁定成本(switchg st)决定了平台的竞争力。如果一个媒体能形成社群文化,那么用户迁移到其他平台的成本就会提高,从而形成“护城河”。
案例:虎扑的“直男文化”
虎扑不仅仅是一个体育论坛,它的用户群体有独特的语言体系(如“懂球帝”)、社区认同(如“步行街”),这些构成了强大的用户粘性。
许多用户即使对某些产品(如虎扑app)有抱怨,但仍然留在社区里,因为他们的“社交身份”已经绑定在这个平台上。
相比之下,缺乏社区文化的媒体,一旦竞品提供更好的内容或技术体验,用户就会毫不犹豫地离开。
结论:没有社区文化的媒体,用户迁移成本低,难以构建长期竞争优势。
(4)博弈论视角:媒体内容的“公共品困境”
在博弈论中,有一个经典问题叫公共品困境(public goods dilea):
新闻和信息本质上是“公共品”,任何媒体都可以报道同样的事实。
如果用户对某个媒体没有情感归属感,他们就不会“忠于”某个平台,而是哪里有好内容就去哪里看。
案例:新闻行业的困境
bbc等传统新闻机构,提供的新闻很难和其他媒体产生显着区分度,因此用户流失严重。
相反,带有社区文化的内容平台(如b站),即使信息本身相似,但由于用户产生了身份认同,他们仍然愿意留在平台内消费内容。
结论:如果一个媒体无法提供比“公共品”更多的社交价值,那么它无法长期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