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新语新编 > 第66章 相隐之道离,君臣之义废(2/6)
   这要是让王敦领兵入蜀,扫平了李雄

    一方面,他的功劳,只怕就封无可封,只能称公建国,

    另一方面,一旦王敦占领了蜀地,那么就处在长江的最上游,到时候顺流而下,只怕江南之地,都保不住了。

    去,自然是不能让王敦去的。

    但又不能直接说,

    毕竟李雄是真的扯起大旗,改元建国,国号还换成了大成,说是篡国逆贼,一点也不为过。

    王敦身为大将军,去讨伐这等逆贼自然是合情合理。

    晋王绞尽脑汁,总算是想出一个理由,长出了一口气后,说道,

    “大将军,事有轻重缓急。现在李雄不过是疥癣之痛,石勒和刘曜才是心腹大患。现在他们都像狼一样盯着平阳这块最后的肥肉。”

    晋王说到这里,越说越是顺畅,本来只是搪塞王敦的话,竟然汇聚成了一个计策,

    “一旦这个肥肉到了火候,这两匹狼,定然会一拥而上,到时候,可就是北伐的最佳战机了,如果能一举打过黄河,夺回并州,把石勒和刘曜隔开,再利诱鲜卑诸羌,合而围之,天下何愁不定”

    王敦刚开始还很不耐烦,想好了理由要反驳,就说司州有荀组、李矩,豫州有祖逖,徐州有蔡豹,都足以抵挡一阵。

    可随着晋王分析的深入,王敦也看到了晋王描述的那个机会——

    他再次冷静了下来,

    计算着得失。

    蜀地虽然优越,

    但刘聪俘虏二帝,

    是整个天下的仇人,

    要是把刘聪抓住,

    只怕,自己的功勋,

    不称公建国,天下都不答应了。

    王敦思虑良久,反复衡量,最后还是点了点头,说道,

    “大王英明,是臣目光短浅了。臣这就回武昌去,操练兵马,等待大王的召唤。”

    见王敦满意的坐下,晋王心中的担忧才落地,长出一口气后,扭头问身旁的宦官,说道,

    “今天,还有什么事情嘛?”

    宦官翻了翻早晨司马睿交给他的记事簿,这才说道,

    “今年扬州大荒,坊间有流言说是淳于伯冤死(见第三卷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