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家祖左宗棠 > 第66章:大整盐政(中)(1/4)
    为了更好的了解盐政,左念微在到达扬州城之前,就已经离开了船队,在精锐士兵的护送下前往各地考察。

    清朝的盐商分两大集团,1则以扬州盐商为主的淮扬集团,2则以富顺盐商为首的4川集团,从清朝立国之初起,这两个盐商集团就1直在进行着明争暗斗,由于淮扬盐商身居江南,文风鼎盛,官员众多,朝中力量自然就强,所以1直占据上风。

    这1现象1直持续到咸丰年间,随着太平天国起义的爆发,太平军与湘军、楚军、淮军沿着长江和两淮地区连番厮杀,长江交通断绝,淮盐无法运进湖南、湖北、安徽、江西等地。

    两湖、两江各地大多出现盐荒,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清廷准许川盐少量运销湖南、湖北,后来随着战争的扩大和持续,川盐又取得了安徽、江西等地的销盐引岸,大量川盐源源不断从4川运销各地,而淮扬盐商则1路走低,1边掏钱助军,1边又没地方买盐,此消彼长之下,淮扬盐商渐渐逊于4川盐商。

    但这只是1时的问题,随着太平天国的覆灭,长江交通恢复,淮盐再次大举运销沿江各省,并依靠多年积累的实力和人脉,迅速将失去的引岸夺了回去,在曾国藩、李鸿章等人的协助下,淮扬盐商再次夺回了全部的市场。

    1直发展到现在,淮扬盐商又要面临两大难题,第1便是东南自治,清廷必然会对淮扬盐的销售进行限制,未来估计只有东南6省、朝鲜、安南和日本可以销售,而其他地方的销售则面临第2个问题。

    这第2个问题就是洋盐,洋盐对于淮盐的打击主要在两方面,第1很直接,就是因为他们是洋人,你不服他就打你,这点很好解决,东南巡阅府的军队不是摆设。

    第2个方面则是根本上的打击,洋盐是精制盐,无论是口感还是色泽都要胜过淮盐。淮盐虽然在中国传统食盐中是口感最好的,但在外观上却不及川盐,淮盐由于晒制工艺,盐粒中含有较多杂质,色泽不纯白,偏黄。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改进工艺,但这些知识盐商们也知道。淮扬盐商身在东南,并不缺少见识,洋人的制盐工艺也曾有人试图模仿,但无奈技术力量匮乏,又有同行拆台,到最后也只能赔赔赔,1赔到底了。

    在盐户村和市集中考察时,左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