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3年7月,英国向中国发出了威胁,也是请求,希望中国拒绝交付“雷莎蒂耶”号战列舰,但这又怎么可能呢?
当初巴尔干战争打的如火如荼,中国都能顶着协约国的压力交付战舰,现在自然也是可以的。
而德国自然也是盛赞中国的“诚信”行为,随后,1支由奥斯曼人和德国人组成的接舰委员会就来到了上海,接收了“法提赫”号战列舰。
奥斯曼对此的解释是,这部分德国人仅仅是奥斯曼海军雇佣的顾问和教官,协助奥斯曼海军掌握先进战舰。
但不论怎么讲,总之德国人是上舰了,这也让准备和谈的巴尔干诸国陷入了停滞,在英法的默许下,塞尔维亚在俄国的支持下开始筹备新1轮攻势,而作为伊斯坦布尔主攻方向的保加利亚却因为损失惨重而希望结束战争,于此持相同意见的还有损失同样惨重的希腊,攫取到1定利益的门的内哥罗眼看战事陷入僵局,也萌生了见好就收的想法。
巴尔干同盟各国心怀鬼胎,同盟国与协约国针锋相对,而德国已经开始了大扩军。
与此同时,在世界的其他角落,美国刚刚经历大选,第28任总统威尔逊上台,美德关系最终趋向平稳,意味着美国不可能加入同盟国。
南美洲各国的军备竞赛告1段落,abc预感到欧洲战争的到来,开始以巴西为核心策划中立。
在亚洲、非洲、美洲,英帝国各自治领和殖民地也预感到战争的到来,纷纷开始筹划应对措施,其中澳大利亚扩军最为积极,已经将目光盯上了德属太平洋殖民地。
表面和气的亚东地区也酝酿着1股风潮,1911年,左孝威染疾,迁延数月未愈,考虑到彼时国内刚刚经历鼠疫恐慌,因此左孝威最终决定提前结束任期,副总统孙文接替左孝威任总统,宋教仁出任咨政院联合会议总裁,徐世昌任国民会议总裁,左念微任内阁总理。
这其中徐世昌是宪政会的,其余人员依然是国线,不过,两位副总统倒并非国线,1位出自国人会,1位出自工商促成会,照此看来,其他党派在国会中占比应当不少,但事实却并非如此。
其他2十几个党派仅在国会中占据28的席位,相比于当初减少了16,能拥有2以上的席位的仅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