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秋堂和米雅丽在大家的簇拥下,被带到过桥的流水帐篷里。
刚过正月十五,天还是很冷。
刚好今日又是吹得西北风,帐篷侧面的扎带被吹得飒飒作响。
不时还有风从帐篷缝隙里进来,吹的人们打哆嗦。
现在刚上席,只有第一波菜,因为新人还没有敬酒,所以大家都没有动筷子。
大人们还好,比起吃饭,他们更关注新人的模样。
小孩子们可都忍不住。
死死盯着桌上的饭菜,不时还打量下同桌的其他孩子,想着一旦大人们允许吃,必须第一时间,将最好吃的菜夹到自己碗里。
大人们或许因为矜持,筷子不会抡的太快。
至少开始不会太快。
但孩子们不会,孩子们都彼此懂对方,也能看到彼此坚定的眼神代表什么。
大家都紧紧捏着筷子,仿佛做着夹菜的动作,就像是赛跑的运动员,开始在紧张地做着预备动作。
待到命令发出,立刻启动,抢占或则零点零几秒的时间。
总管在席位进口处放了一个蒲团,让新人跪拜天地,以及给来宾请客行礼。
完毕之后,撤去蒲团,便开始进入喜闻乐见的敬酒环节。
这时候余秋江就开始发挥作用。
余秋堂在喝酒开始,自是一番推脱,说是自己平日里滴酒不沾,见酒就醉,实在不能像其他豪强那样千杯不醉。
大家自然是不同意。
说是你好歹今天是新郎,大喜的日子,你不喝酒,气氛能起得来嘛。
余秋堂“无可奈何”,只好答应少喝点。
大家这才笑着同意。
其实这边喝白酒,都是用的非常小的酒盅,大概十酒盅,也不见得有二两酒。
但余秋堂还是控制。
一来,他不想在这个结婚典礼上喝醉,从而落个丑态百出。
其二,今日和米雅丽大婚,他想非常清醒的陪伴着她,并且能清楚记得婚礼上所有事,哪怕是过个几十年,两人都老的哪儿也去不了,回想起这日的事,依然会情不自禁微笑。
“秋堂啊,我问你,你和我们家丽丽成家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