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西伯侯姬昌的话,文武大臣们纷纷露出凝重之色。
这时,一位身材魁梧的武将站了出来,正是西岐大将——南宫适,他眉头紧锁,脸上的担忧之色溢于言表。
他拱手向昌行礼,沉声道:
“侯爷,既然已知此次之行有难,那就向大王回禀,寻一借口,推了此次朝歌之行。”
他的声音虽低沉,却充满坚定和决断。大殿内,众文武大臣都默默听着,脸上表情各异。
“不可,大王明令,若有诸侯推脱不去,即刻发兵征讨,前往朝歌,是必须要去的。”西伯侯姬昌沉声道。
众大臣听到西伯侯姬昌的话,面露担忧之色。
姬昌见此一幕,对众人言道:
“诸位爱卿,莫要担心,此次虽有一难,但不会对生命造成威胁。”
话音停顿片刻,继续说道:
“本侯离开西岐之后,西岐事务皆由本侯长子伯邑考负责处理,散大夫、南宫将军协助。”
散宜生和南宫将军听到姬昌的话,纷纷上前行礼,表示会全力协助大公子伯邑考。
姬昌点了点头,又对台下的大臣叮嘱一番,便退朝了。
寝殿内
西伯侯姬昌端坐在主位上,面容沉稳,眼神中透露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随即,吩咐随侍,召来自己的家眷。待众人齐聚一堂,姬昌清了清嗓子,声音沉稳而有力地说道:
“本侯有一事要告知大家。昨日,接到了大王的传召,需早日启程前往朝歌。”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众人面面相觑,眼神之中流露出担忧之色,因为他们从下人口中,得知姬昌上朝之时所言之事。
姬昌见状,心中了然,微微一笑,安抚道:
“你们不必过于担心,此行虽有风险,但已做好万全准备,定能度过难关。”
随后,姬昌将目光转向伯邑考,语气变得严肃而认真:
“邑考,你是吾的长子,也是我最信赖的继承人。在我离开的这段时间里,西岐的事务将由你全权负责。你要学会独当一面,承担起这份重任。”
伯邑考听后,心中虽有些忐忑,但更多的是坚定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