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意与忠诚的气息,仿佛连空气都在为他们的决心而颤抖。
而另一侧,文臣们则显得格外沉静,他们彼此间交换着复杂而微妙的眼神,似乎在权衡着每一个字句的重量。
“大王,”
一位须发皆白的老臣,声音虽颤却透着沉稳,缓缓站了出来,“兵法有云:‘上兵伐谋’,意指最高明的用兵之道在于谋略而非武力。”
“老臣以为,当前局势虽急,但未必非要兵戎相见。”
他停顿片刻,目光环视四周,见众臣皆凝神倾听,便继续说道:
“姬昌虽在西岐聚众,但其心未必全然悖逆。”
“或许,我们可先派遣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携带大王的书信,前往西岐,晓以利害,陈明大义,尝试以和平的方式解决这场纷争。”
“如此,既可避免无谓的牺牲,减少生灵涂炭,又能彰显我大商之宽容与智慧,何乐而不为呢?”
帝辛闻言,眉头紧锁,似乎陷入了沉思。
他转头看向一旁的首相商容,只见商容低头不语,似是思索此事。
“首相以为如何?”
帝辛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询问的意味。
首相商容上前一步,躬身行礼后答道:
“大王,老臣以为顾大夫之言甚是有理。兵法虽云‘兵贵神速’,但亦讲究‘不战而屈人之兵’。”
“若能以和平手段化解此危机,自是最佳之选。”
“不过,派遣使者之事,需慎之又慎,所选之人必须智勇双全,方能不负大王所托。”
帝辛听后,轻轻颔首,似乎已有了决断。
“和平之道,自当优先考虑。但姬昌此举,已显其叛逆之心,若不加以惩戒,恐日后效仿者众。”
“孤意已决,先遣使臣前往西岐,若姬昌执迷不悟,再行征伐不迟。”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一场风暴即将在西岐之地酝酿。
武将们虽心有不甘,但也明白大王自有考量,纷纷退回到原位。
而文臣们则相视一笑,似乎为能够为大王分忧解难而感到一丝欣慰。
……
西岐,姬昌携姜子牙、散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