檀眉头紧锁。
这里之后是一定要保留的,但重建县城,甚至迁移人口的事,都需要上奏,让老爷子拿主意。
他能出手帮忙,但却不能做的太过火,不然一定会让那些文官抓住把柄。
虽说无伤大雅,可天天有苍蝇在耳边嗡嗡,也让人心烦。
其二,
福建泉州的事。
之前汤和就收到了情报,说福建泉州有个朴家,应该和倭寇有染,不过没有实质的证据。
这件事朱檀是信的,之前那倭寇也说了,他们会把物资都运去泉州,那边有专门的人负责。
人朱檀是一定要办的,但怎么办,还需要谋划一番。
朴家只是被推出来的挡箭牌,露脸的人罢了,背后所涉及的朝廷官员,还有一条线上分润的其他人,才是关键。
而背后这些人,很可能涉及朝中大员。
最后,浙江沿海诸地的事。
王俊良曾不止一次将倭寇滋扰的事上报,可上面始终没有回应,石沉大海一般。
汤和的海防军不是三头六臂,倭寇滋扰,之前一直疲于奔命,根本管不过来。
可这件事本就不是海防军一家的事。
那些官员眼看着倭寇进攻昌国县却没有一点动静,要说其中没什么问题,朱檀是绝对不信的。
综合以上三点,眼前倭寇的事看起来小,但后面牵扯的事却很可能极广,需要谨慎处理。
这也是朱檀并未随军,直接扑灭所有倭寇的原因。
按照最近的情报,倭寇不光在浙江沿海有集结,福建沿海的很多小岛上也有他们的据点。
那边才是他们的主力。
一天的时间很快过去,翌日清晨,两艘战舰在已然汇合,基本扫灭了周围岛礁的所有倭寇据点。
当日下午,汤和的战舰停靠在昌国县附近,他本人则风风火火的来见朱檀了。
“殿下。”
还没进房间,汤和带着笑意的声音便已传入朱檀耳中,让他的情绪也好了几分。
随后只见汤和大步进来,刚要行礼,朱檀便已然起身将他扶住,笑道:“老泰山,这是旗开得胜了?”
汤和笑着掉头,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