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扎进了书房,翻箱倒柜,找出所有和工匠、户籍相关的典籍。
他如饥似渴地读着,笔走龙蛇地在纸上记录着什么。
“殿下,您已经整整一日未曾休息了。”
小太监端着参茶,小心翼翼地劝道,“多少吃点东西吧。”
朱标头也不抬,只是随意地挥了挥手,示意自己知道了。
小太监无奈,只得把参茶放下,默默退了出去。
自从那日去了十弟的“实验室”,朱标的心中就好像燃起了一团火。
张铁匠的遭遇,那些工匠眼中的希望,以及朱檀掷地有声的话语,都深深地印刻在他的脑海中。
“历朝历代,都把工匠视为贱民,可是,又有哪一个王朝,能够离开工匠而存在?”
朱标喃喃自语道。
他翻阅着手中的书籍,上面记载着各种因为贱籍制度带来的弊端:
工匠地位低下,缺乏学习和进取的动力,导致技艺传承断裂;
优秀工匠被埋没,无法发挥才能,国家也损失了宝贵的人才资源……
“不行,我一定要改变这一切!”
朱标下定决心,他不仅要劝说父皇,更要拿出实际行动,证明取消贱籍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他走出书房,招来心腹侍卫,吩咐道:
“去,微服私访,我要知道民间百姓对贱籍制度的真实看法,特别是那些工匠,我要听到他们的声音!”
心腹领命而去,朱标又换上一身便服,微服出宫,想去民间看看真实的景象。
他走在京城的街道上,看着来来往往的行人。
路边,一个卖糖葫芦的小贩正在吆喝,他衣衫褴褛,面容憔悴,却还在努力地笑着,招揽顾客。
“这位大哥,”
朱标走到小贩面前,问道:
“看你手艺不错,这糖葫芦做得真漂亮,怎么不去找个好点的工作呢?”
小贩苦笑着摇摇头:
“客官说笑了,小的世代都是匠户,祖上是做木工的,到了小的这辈,家道中落,只能做些小买卖糊口了。”
“匠户?匠户怎么了?”
朱标故作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