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考试结束后,再举行一次。
如此一来,这一届科举落榜的人,以及这一届科举落榜的人,都可以在三年之后,再次参加科举。
这个消息一出,所有的学生都沸腾了。
这样的事情,只有在宋代才会发生,但在这个时代,很少会发生。
唐伯虎、徐经两个人都已经猜到了今天年会开恩科,只是不清楚到底是哪一天而已。
现在终于如愿以偿,松了一口气,暗暗下定决心,恩科这一届也要考上。
唐伯虎虽然风流倜傥,却也没有忘记这件事情是朱檀提出来的,于是便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周围的人。
这也算是为楚暮争了一口气,至少,能够进入恩科考试的人,都会受到这样的待遇。
毕竟,这样可以节省三年的时间,也就意味着,他们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参加科举,但三年的时间,实在是太少了!
朱檀心想,唐伯虎或许是个好人,但他的想法太过偏激,不是喜欢喝酒,就是喜欢逛窑子,俗话说的好,他的双腿就不受控制了。
在好消息不断传来的时候,朱檀那一张桌子上,已经出了一位状元,他叫高良弼,是甘肃岷县人,今年中了前三甲,又是一年的状元。
此后没多久,与他同坐一席的,是临湘来的柳尚义,他以第三名的成绩,名列第107位。
朱檀与唐伯虎连忙上前恭贺,他们两个人虽然只是第三名,又都是秀才,但也算是不错的成绩,日后升官也不会太差。
这两个人,年纪都在三十上下,不像中学生那么高调,但也都很精神。
他的气质与之前完全不同,也就是所谓的气质变化,从现在开始,他就是一个官员。
“兄弟,没想到你也来了。”
朱檀等人为高良弼与柳尚义庆贺而举杯相贺之时,王守仁却在饭店门前现身。
“巧了,我有一件事情要问你,原本我是打算去候府寻你的!”
朱檀没有料到王守仁会来找他,道:“等会儿再说,我来给你介绍一下,这两个人都是柏安的同龄人。”
两个人同时参加科举,被称作“同科”,类似于前世的学生。
要是考不上,抱歉,我们就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