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四早晨,皇帝至养心殿西暖阁,阅读前十名试卷钦定名次,召读卷官入殿,拆开弥封,用朱笔填写一甲三名次序,再书二甲七名,随后传前十名引见,称“小传胪”。
赵云川刚好就在这十名当中。
这把是稳了。
怎么着也是个二甲进士。
太和殿内,气氛庄严肃穆,雕梁画栋在日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金砖铺就的地面光可鉴人。皇帝高坐于御座之上,明黄色的龙袍与那威严的气场相得益彰,他目光如炬,缓缓扫过殿下站着的新科进士们,最终落在了赵云川身上。
赵云川身姿挺拔,一袭素净的儒衫难掩其俊逸气质,剑眉星目,面庞轮廓分明,站在众人之中,仿若芝兰玉树,格外引人注目。
皇帝心中一动,暗自思忖,此人这般出众的容貌,倒也契合探花的风雅之名,便在心中默默将其定为探花。
然而,皇帝深知,科举取士,才学才是重中之重。
这赵云川的学识分明可以当状元嘛。
皇帝仔仔细细地打量着这十个人的长相,目光在每个人脸上一一扫过。
那审视的目光仿若实质,几人都被皇帝看得有些发毛,下意识地微微低下头,不敢与皇帝对视。
皇帝心中已有定论,在这十人之中,赵云川确实是长得最为出众的,这般风姿,不当探花着实可惜,可一想到赵云川那斐然的学识,又觉得他理应是状元之才。
皇帝陷入了深思,片刻后,突然开口:“赵云川,上前答话。”
赵云川闻言,心中一紧,稳步上前,跪地行礼:“学生在。”
皇帝目光直直地盯着他,问道:“听闻你是赘婿,此事可属实?”
赵云川微微一怔,旋即坦然答道:“回陛下,臣确为赘婿。”
皇帝挑眉,接着问道:“为何要做赘婿?”
赵云川深吸一口气,神色庄重地说道:“陛下,臣出身贫寒,家中虽有壮志,却苦无资源。幸得岳父一家赏识,愿资助臣读书求学。臣深知,入赘虽为世俗所轻,却能得此难得机遇,不负胸中所学。赘婿之名,不过是一时之身,而读书报国,才是臣毕生之志。臣愿以学识为笔,以忠诚为墨,在朝堂之上、天下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