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两名壮汉牢牢抓住,无论如何挣扎都无法靠近殷玉华半步。
殷玉华紧紧咬着牙关,目光如炬地转头看向那满地的火炭。只见她毫不犹豫地弯下腰去,缓缓脱下鞋袜,一双白嫩如雪的小脚丫就这样暴露在众人眼前。随后,她深吸一口气,毅然决然地将脚踩在了滚烫的火炭之上。
刹那间,一股钻心的剧痛袭来,殷玉华忍不住“啊啊”大叫起来。然而,尽管疼痛难忍,她却始终紧咬牙关,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一步一步艰难地向前走着。每迈出一步,都仿佛有无数根钢针同时扎入脚底,但她依然坚定地继续前行。
站在一旁的萧淮辞,眼眶早已湿润,泪水在他的眼中打转。他不忍心看着心爱之人遭受如此折磨,于是痛苦地闭上了眼睛,脸色显得无比哀伤和凄楚。而另一边的老鸨千夜红,此时也是心生怜悯之意,同样闭上双眼,不愿再目睹这残忍的一幕。
终于,经过漫长而又痛苦的煎熬,殷玉华强忍着脚上传来的阵阵剧痛,成功地走完了这段铺满火炭的道路。此刻的她,浑身上下已被汗水湿透,整个人看上去异常虚弱,仿佛随时都会倒下一般。
千夜红见到这般情景,心中不忍,于是依照之前的约定,将那份赎身文书递给了殷玉华。不过,狡猾的千夜红故意不在文书上盖上印章,心想日后殷玉华必定会再次找上门来,毕竟这份未盖章的文书与一张废纸无异。
而一心想要尽快逃离紫玉楼的殷玉华,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细节。她满心欢喜地接过赎身文书,便踉踉跄跄地跟随着萧淮辞一同走出了这座让她受尽屈辱的地方。
离开了繁华喧嚣的城市,两人相互扶持、相依相伴,来到一处偏僻的郊外。在这里,他们亲手搭建起一座简陋的茅草屋,并定居下来。日子过得虽然清苦,但彼此之间的深情厚意却让这个小小的家庭充满了温暖与幸福。
没过多久,殷玉华为萧淮辞诞下了一个可爱的女儿。望着襁褓中的孩子,夫妻俩满脸洋溢着初为人父母的喜悦之情。他们为女儿取名萧念华,乳名则唤作糯儿。从此,一家三口在这间朴素的茅屋里过着平静而快乐的生活。
时光匆匆如白驹过隙,转眼间便已过去整整八个春秋。这些年来,萧淮辞一直埋头苦读,只为能够有朝一日金榜题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