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内乱。
所以,立长立嫡,大皇子陈叔睿是最合适的。
陈叔睿还是比较有能力的。
被立为太子之后,陈叔睿立即请命,前往大印国,与大印国皇帝亲自谈判,绕过大楚国这一关。
陈仲德大喜,自然是一口答应下来。
大印国在什么地方,大吴国没有人知道。
虽说大楚国知道,可陈仲德不可能去问,杨钦他们也不可能说的。
陈叔睿有办法,反正大印国就在大楚国的南面,他便从大吴国一直往南走,还真是找到了大印国。
大吴国也有精通大印国语言的翻译,倒也不担心会被大印国的人误会。
陈叔睿命人在船上挂上大大的标语,上面用大印国语言写上:大吴国使者,出使大印国。
果然,大印国的战斗机飞过来,飞行员看清上面的字,没有进行攻击,只是返回本土进行了汇报。
陈叔睿面见大印国的皇帝,杨松是挡不住的。
跟大欧国谈妥之后,杨松立即就派人返回大楚国,将这个好消息告知杨钦,请杨钦进行各种准备工作。
兵工厂设在哪里,怎样招募工人,怎样进行保卫措施等等,都需要杨钦去考虑。
杨钦当然是大喜之极,立即着手安排各种事情。
大楚国即将有兵工厂了,杨钦的底气明显一壮。
哈哈,逆子,你就等着吧。
什么燕州无敌,什么燕州神话,什么燕王英明,全都要成为过去。
我四国联盟,不管是国力,还是热兵器的先进程度,都不次于你燕州。
那边,陈叔睿见到普陀十二世之后,很快就达成了协议。
大吴国以矿山为条件,换取大印国最先进的热兵器。
不是说陈叔睿没有杨松的长远目光,而是因为大吴国的地盘比目前的大楚国要大太多了,国内的矿山太多了。
只要能够击败燕州,扫除北方这个强大的隐患,大吴国也能往北开疆扩土。
所以,大吴国前期吃亏,后期的受益会更大。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那就是四国联盟也打不过燕州。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大吴国的皇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