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大不了,天下罪朕
“方才,我们说了钱,为什么是钱。”
“白银之所以能成为钱,是因为除了实际的使用价值外,朝廷用白银收税,赋予了白银交换价值。”
放下手中的茶杯,朱由校正了正脸色,向堂中众人道。
“你们说,朕为什么会令人铸银币以为钱用?”
“陛下。”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身为度支司正卿,当即出言道。
“触类旁通,民间有言,谷贱伤农,谷贵亦伤农,故我大明设有常平仓,控制粮价。”
“新铸银币,朝廷就能够通过流入民间的银币数量,来控制物价,不至于使民间物价混乱。”
“善。”
闻言,朱由校对毕自严的悟性很是满意。
“方才,毕爱卿说到了江南银多,江北并川渝诸省银少,故此反对折色。”
“既然说到了这件事情,那么,如何处理呢?”
“臣以为,应行三策。”
拱了拱,毕自严道。
“一者,江南诸省存银量大,应先在江南诸省推行银币,且江南诸省税收折色。”
“二者,江北并川渝之地银少,朝廷应该正色,待银币数量多后,再行折色。”
“三者,如今银币仅在京畿流行,且数量与民间存银相比,只可谓杯水车薪,臣以为要让宝泉局扩大铸造规模。”
“嗯,将此三策记下,就先在南直隶和北直隶推行,以观后效。”
闻言,点了点头,朱由校对毕自严道。
“执行之时,若是有所纰漏,要尽快调整。”
“臣遵旨。”
闻言,毕自严当即躬身道。
趁着刘时敏提笔拟旨的时间,朱由校起身离开,到后殿解手。
而前殿的众人,也是纷纷站起来,活动一二,要出恭的出恭。
待一盏茶时间后,朱由校才又从后殿出来,继续主持茶话会。
“一条鞭法,分为两条。”
“一者为折色,一者为摊税。”
“折色的重点在钱,朕通过铸银币的办法,能够对问题解决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