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9章 歪嘴和尚唱斜经
“皇帝要收天下田亩。”
“皇帝要加赋。”
“皇帝要加丁口赋。”
“娘希匹!”
三天时间不到,关于皇帝对于“是个活人就得交税”的话,在京城中就沸沸扬扬的传歪了。
“歪嘴和尚念斜经。”
手中拿着锦衣卫收集的消息,朱由校一脑门的黑线。
娘的,煽动民意,他就知道这些人不会老老实实的交税。
“外面都传的很严重吗?”
但龙骧卫的耗费,却是普通一卫的三倍。
“你去给朕找些人来,要书办、说书先生等等。”
翻看了好一会儿,朱由校都没找出来个能让自己看的顺眼的人出来。
点了点头,没再说什么,朱由校安安静静的看着下面操练兵马。
但对付喜欢身着三层甲的建奴精锐,破甲能力就有些捉急了。
“这不但要有通政司,还要有宣政司啊。”
通政司也就剩下的惟欲达四聪以来天下之言。
朱元璋废宰相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通政司起到了文渊阁的作用。
闻言,朱由校无奈的摇了摇头,手指在桌面上敲动。
而为了保证消息传递的足够迅速,通政司就有了一个东西,邸报。
挥了挥手,示意免礼,朱由校将锦衣卫的奏报丢到了王舜鼎的身前。
没办法,养骑兵费钱,或者说马费钱。
这也是为什么历史上,赵宋用长枪代替唐刀作为制式装备,一个是成本,一个就是性价比不高了。
龙骧卫,听名字就知道是什么兵种。
但随着时间的发展,通政司的对于奏章的权柄被内阁和司礼监给分走了部分。
这个职位,在宋代叫银台,在明清叫通政司,虽然品秩看起来不高,但职责就决定了属于位卑权重。
“需要一个没节操,但脑子又活络的人。”
闻言,朱由校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马上对手铳进行装填,非马术熟练之人不可。”
但一旦这些人点亮了科技树,比如说历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