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197章 又一轮君臣交锋的开始(1/7)
    第197章  又一轮君臣交锋的开始

    对于儒学接下来怎么发展,朱由校是有过考虑的。

    很简单,在背后往实用性方向推就行了。

    至于说具体做法,就比如改个名,叫国学什么的,往大再扩一扩。

    把它高高的架起来。

    如今的儒家,还是曾经的儒家吗?

    并不是。

    儒家这玩意儿,就是个橡皮泥,是随着统治阶级的需求而慢慢变化的。

    虽然朱由校对如今的儒家,或者说文官们很是不待见。

    但想要治理天下,是离不开儒家的。

    别再说什么复兴百家了,现实些。

    要是在前后两汉时期,还有点诸子百家余荫。

    但早在唐宋时,孔老二的那些个欺师灭祖的徒子徒孙们,就打着“”和“五经注我”,将诸子百家的精华吸收的差不多了。

    唐朝的“我注五经”,先有经典,再钻研经典去探求其中的道理。

    宋朝的“五经注我”,即先有自己的思想,再歪曲经典来加以诠释。(通俗的说就是断章取义)

    就以朱由校当前的时间点来说。

    谁能说徐光启这个西学派不是个儒生?人是万历年间的进士。

    谁能说卢象升不是个儒将?人是天启壬戌的进士。

    再往前推一推,谁能说岳飞不是儒将,沈括不是儒生。

    当时间发展到今日,千百年的吸收过后,儒家早已成了实质上华夏文化的主体。

    而昔年的诸子百家,农、工、法、武、算、医诸家,久而久之的,为了保存发展,也渐渐的披上了一层儒皮,渐渐的变的儒了起来。

    一个个什么儒生、儒将、儒医之类的。

    哦对,儒家最看不起的商人,还搞出来个儒商。

    千百年的时光里,在帝王皇权的加持下,儒家早就已经壮大到了一个不可被颠覆的地步。

    但同样的,这种变化也让儒家暴露出了其最为脆弱的一面。

    在来自皇权的强大压力之下,儒家就必须自动的、主动的去适应、去靠拢皇权的需要。

    在时光的大浪淘沙之下,不止是诸子百家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