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事这种事儿,当然是一轮接着一轮的。
就在京中之人的都被吸引向饕餮署时,毕自严通过度支注意力司,将自己的手伸向了太仆寺。
大明最富有的几个衙门里,一定有太仆寺的名字。
因为太仆寺掌管着大明的马政。
洪武永乐年间,大明的马,还靠民间养马供给。
但从成化四年开始,太仆寺设立常盈库,用于储备用马价银。
隆万变法时期,受赋税折银和白银货币化影响,太仆寺负责掌握的马政资源从实物管理转变为货币管理。
隆庆封贡之后,北方互市放在了明面上,
此时,朝廷向养马民户不再征收马匹,而是改为直接征银,然后朝廷拿着银子在榷场上买马,每年至少有二十万两白银的“市本”。
从此,官营马匹生意成为了太仆寺常盈库的重要收入来源。
根据记载,榷场中的上等蒙古马每匹八两银,中等七两,下等六两。
而卖给民间,则是折价二十四两,翻个三倍卖出。
虽然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从只言片语中,依旧能看出这卖买是有多么的赚钱。
臣稽往牒,在嘉、隆间旧库积至一千余万,盛矣!迨万历十八年,西征哱、刘,借一百六十万。东征倭,借五百六十余万。二十七年为边饷借五十万,又为征播借三十三万。三十一年又为边饷动老库二十一万,马价三十万。三十二年又以年例借三十五万。先是二十九年,以兵饷不给,顿借百万,前后所借在计部已九百八十三万矣!——《明神宗实录》,太仆寺少卿李思孝上疏。
迩来国家多事,借讨纷纷,户工二部动去八百七十余万,见库存者仅一百万有奇——《明神宗实录》
崇祯初,核户兵工三部,借支太仆马价至一千三百余万。——《明史·兵志·马政》
趁着有皇帝在背后撑腰,毕自严直接派出了正廉署的缇骑和账房,核查其了太仆寺的账目。
理由也很简单,你们太仆寺给皇帝的龙骧卫没能供的上战马,所以我来查查。
为此,才有了刑部找度支司要人手查账时,度支司抽不出人手的事。
缇骑直接封了太仆寺的常盈库,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