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汪应蛟就被毕自严带着进了南海子。
“臣汪应蛟恭请圣安。”
在毕自严的搀扶下,汪应蛟跪在地上行了礼。
“汪爱卿,是万历二年的进士?”
此时,朱由校没有第一时间让人平身,而是伸出脖子吃惊的看着地上的老头。
虽然早就看过汪应蛟的履历,但他还是有些不敢相信。
“回陛下,臣确是万历二年的进士。”
察觉到了皇帝对自己考中进士年份早的惊讶,汪应蛟低着头道。
“你,见过张太岳?”
看着这老者,朱由校又问道。
“臣见过。”
闻言,汪应蛟点了点头,而后还抢答了一句。
“臣还见过海瑞,海刚峰。”
“平身,赐座。”
对身侧的刘时敏挥了挥手,朱由校连忙让人上前将汪应蛟扶了起来。
“敢问汪公贵庚?”
待到小太监搬来软凳,让汪应蛟坐下后,朱由校看向汪应蛟问道。
“回陛下,臣是嘉靖二十九年生人,今年七十有一。”
人老成绩,汪应蛟瞬间明白皇帝好奇什么了,当即道。
“万历二年,主考二十四岁时,得中甲戌科进士。”
眼神中闪过一丝回忆,汪应蛟给皇帝讲起了以前的故事。
“那年,是内阁首辅沈一贯主考,还有张居正二子参考,但被刷下。”
人中龙凤兼大明活化石啊这是。
看着坐在软凳上,身形微躬的汪应蛟,朱由校心里感叹一声。
二十四岁中进士,搁后世什么概念?那就是二十四岁博士毕业。
什么大明天才少年。
将汪应蛟的履历放下,朱由校转头看向毕自严问道。
“今日,毕师带汪公来见朕,是为了什么?”
“回陛下。”
同样被赐了个软凳的毕自严闻言,连忙站起来道。
“如今,朝廷对漕运进行改制,纷扰颇多,谣言四起,汪公海内人望,臣想请汪公主持此事。”
“这。。。”
听到毕自严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