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身七级,全部用直纹砖与方砖筑成。每层以平座、塔体和塔檐构成,立面形体以塔稽为例,按23的收分值有规律地逐层向内收退,收分甚微,这是该塔建筑造型的一大特征。塔身表面有精美的浮雕佛像、菩萨、金刚、天王力士像等,构成了一个宗教艺术的殿堂。第一、二层的雕塑佛像栩栩如生,每个转角上雕刻的蟠龙更是活灵活现。
塔门与窗户:塔的第一层南面有塔门,篆书石刻“万部华严经塔”方额,嵌于塔门的门楣上。塔门在塔体四正面的当心间设置,第一、三、五、七层南北为真门、东西为雕砌假门,第二、四、六层改为东西为真门,南北为假门。假门除了第一层为权花隔扇门式外,其余皆为刻饰门钉、铺首的版门形制。真门均为券门形制,门外券媚雕以二龙戏珠、缠枝花饰等雕饰。第三层以上,塔身外壁各石门、窗两侧砌有方形倚柱,塔身各角有角柱,柱上承普柏坊及斗拱。
风铃:每层转角均悬挂风铃,共有272个,微风吹过,风铃作响,悦耳动听,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几分神秘的氛围。
塔内构造:塔内有旋转式阶梯走道和多层交错搭接的木梁,展现出古人高超的建筑技艺。这些结构不仅为登塔提供了便利(现已不可登塔),更在结构上保障了塔的稳定性。塔内第一层回廊两侧还嵌有金代石碑6件。
塔刹:塔刹虽早期已毁,但经过1978年开始的修复工程,已根据辽代塔的常见式样加建而成。由刹座、仰莲、覆体、相轮、宝珠、华盖、宝瓶等构成,与整个塔身相得益彰,成为塔顶的璀璨点缀。
三、历史文化价值
宗教意义:万部华严经塔作为辽代丰州城遗留至今唯一保存完整的建筑物,曾是辽代丰州一佛寺之藏经塔,虽然其中曾藏的上万卷《华严经》已不知所踪,但其宗教意义仍然深远。
艺术价值:塔身上的浮雕佛像、菩萨、金刚、天王力士像等,以及蟠龙、二龙戏珠等雕塑,都是精湛的艺术品。这些雕塑不仅展示了辽代高超的雕塑技艺,还体现了契丹和北方地区传统的审美情趣和表现技法。
历史见证:万部华严经塔见证了辽、金、元等朝代的更迭和历史的演进。塔内现存大量金代以来汉文、契丹小字、女真字、畏吾体蒙古文、八思巴字、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