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金三家又有豆坊,又有海椒作坊的,现在还弄了什么泡笋酸笋的,一天得有多少钱进账啊?”王婶子眼神闪烁,不时地伸着头往李翠翠那边瞧两眼。
李家媳妇心想,人家一家能赚多少钱是人家的本事,跟你有什么关系,能招你做工就不错了,还打听这打听那的,真不怕别人翻脸啊。
但两人一起做工,她也不好不搭理她,便道:“我也不知道,要不你去问问翠翠姐?”
李家媳妇前两年才嫁到柏梨村,因着家里就李老大一个儿子,她一进门,婆婆就把掌家权交给她,李老大则是在县里做短工,时不时地也能拿些钱回去,一家人日子过的还不错。现在好不容易在村里也能赚钱,她可不愿意平白无故的丢了这份活计,毕竟这活儿不算辛苦,只是洗洗罐子,把晾干的笋子装进去就好。
王婶子撇了下嘴,上回金老太闹的事,现在还是村民们的谈资,要是她也跟翠翠家闹起来,村民的谈资就该变成她了,还有这份活计,估计也得丢,二十文一天呢,还有时间忙活自家的事儿,她可舍不得。要说这金三家,分家以后是越来越好了,就是不知道金老太后悔不后悔。
“问我什么?”李翠翠端着簸箕走过来,里面整整齐齐躺了一排竹笋,还没挂到晾架上去。
王婶子见李家媳妇想说什么,赶紧先开口道:“我就是想问问,这活计是等着笋子完了就没了是吧?”
李翠翠想了想,锦儿说万物皆可泡,也不一定非得泡笋子,像是豆角萝卜之类的东西都行,也就没说绝对:“不一定,后面有的话,会从村里请人的。”
“那就好,我还说”王婶子一秃噜,差点把心里话给说出来,“后面也想来你家做活呢!”
李翠翠边晾竹笋边道:“要是有活肯定优先村里人,婶子放心吧。”
说完端着簸箕往厨房去,里面还有煮好的竹笋没弄出来嘞,家里没个男人,确实不行,重活累活没人干。也不知道三郎现在到了红松镇没有,下次还是不能让他一个人去,虽说两镇隔得不远,但终究是跨了县,终究有点危险。要不,等房子修好了买几个人?李翠翠灵光一闪,终于想到要买人了。
只是买人——李翠翠还是有些不敢,于是看向一旁悠哉哉晾竹笋的金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