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公,何以断绝世人仙路?若圣人仁义,何以浩劫四起,生灵涂炭?"
为此他们二人也没少争辩,常常从月上柳梢辩到东方既白。
其实在心底,叔先生现在也隐隐产生了动摇——那些他毕生信奉的天道、圣人,真的要无条件遵从吗?
这个念头像一根刺,时不时就会在他心中隐隐作痛。
每当看到学生们为经义争得面红耳赤,甚至大打出手时,这种怀疑就愈发强烈。
不过除了天道、圣人之辩,他其实也有着自己的想法。
这些年跟天庭没少打交道,尤其是李靖这样的天将,武将本就好酒。
几顿把酒言欢之下,叔先生也知道了一些不算是密辛的仙道之事。
‘既然天道不容人皇大道,圣人不容人皇,我何不能成为普天之下的王者呢?’
这个念头一出现止也止不住,为此叔先生数次难以静心。
以他的资质和年岁,哪怕仙路大开,再过千年充其量也只能修至天仙,在满是仙修的洪荒如同沧海一粟,根本不入流。
可若是趁此机会得到圣人重用,随便赐下一些机缘,届时未尝不能一跃成龙,甚至有可能拜至圣人门下。
到那时,背靠圣人这棵大树,洪荒之中必有他的一席之位。
所以,哪怕明知圣人天道的不公,他也全力维护,做给天道和圣人看,以期换来一个一飞冲天的机会。
有时候机会就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叔先生的野心和坚持确实换来了结果。
这日,书院之中忽有彩云自九天垂落,霞光万道,瑞气千条。
那云霞之中隐现琼楼玉宇,仙乐飘飘,异香阵阵。但见彩云分五色,瑞霭映千重。
金乌隐现云间,玉兔沉浮雾里。一派仙家气象,端的非凡。
彩云之上,一道人鹤发童颜,身披八卦仙衣,腰系丝绦,足踏云履。
周身清气缭绕,脑后隐隐有圆光显现。手持一柄白玉拂尘,仙风道骨,超凡脱俗。
那道人俯视下方一众书生,声如金玉相击,清越悠扬:
"吾乃昆仑玉虚门下,乾元山金光洞太乙真人是也。今奉师命至此,寻师尊座下第十三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