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重生:保送清北,我让校花震惊了 > 第588章 余总说的是真心话?(2/3)
共享单车的发展历程。

    从1965年的起源初期,在阿姆斯特丹出现了免费自行车项目,没有固定站点,市民可以随时使用和归还。

    然后是1995年,哥本哈根也推出了类似的项目,但是这些单车都设置有固定的桩式站点,用户需要投币解锁,使用免费,但需要将自行车归还到任意站点。

    再然后,就是2000年,雷恩推出了新一代的共享单车,这种单车依然有固定的桩式站点。

    只是还有一种智能卡注册取车系统,用户需要用智能卡注册,然后取车,前面30分钟是免费的,后期超出时间,就会收取费用。

    而王星在时下想的这个共享单车方式,则更进一步。

    他设计的这种共享单车,内置智能锁,用户可以利用手机软件进行注册和查找,随时用,随时还,收取少量的费用。

    其实收费这一块,余天成和王星都不是太在意。

    时下的初创公司,主打的是一个概念。

    有了概念,就可以炒作,然后抢占市场,再接着就贩卖概念。

    当然,王星的这个项目自带变现能力,可以说自己就画了个圈,完善了生态链,在拉投资的时候,可以吹个大大的泡泡。

    余天成看着项目书,啧吧啧吧嘴,不愧是王星,被自己截取了气运之后,他居然转头把小黄车的气运给截取了。

    余天成想了想,前世的小黄车好像是15年,16年出现的,在18年爆雷,很多用户都无法退款,成为了小黄车的终身股东。

    想到这里,余天成把手里的项目书放在了桌子上。

    “怎么样,余总,给指点指点。”

    王星一脸期待的看着余天成。

    “指点谈不上,王总您是天才人物,既然想到了,怎么都会去做一下试试看的。”

    余天成手指敲了敲桌面,微微沉思着:“有些项目呢,时间节点很重要。”

    “举个最浅显的例子,有一些做科幻题材的导演和编剧,他们都拥有超前的理念和眼界,所以按照自己的想法,提前拍出了一些时下人看不太懂,不太容易理解的内容,最后导致票房亏损,或者收视率极低。”

    “那科幻题材的投资成本本来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