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易也跟小店中的大多数人一样,跪了下来,合十给比丘行礼。
这个比丘一一接受信众的布施。上传部佛教的和尚,信众布施什么,他就吃什么,并不守斋戒,如果收到钱财,则需要上交给寺庙,作为寺庙的修缮和运营的费用。
比丘来到了缇达面前,缇达手心里面捧着两颗金箔包装的巧克力。她将最心爱的食物布施了。比丘微微一笑,拿着钵接下了,合十感谢。
比丘来到杨易面前,杨易则拿着一块他的专属武器布施了,那是一块重达2公斤的金砖,不过杨易用粗布包了起来。
比丘感到手中的钵一沉,这才抬头看了看这个少女,微微一笑,合十还礼,继续向下一位跪在地上的信众走去。
这一幕是老挝常见的情景,比丘走后,大家继续喝茶小憩。
过了中午阳光最毒的时候,杨易一行继续赶路。
走了大约一里地,杨易眼角突然晃入了一束白光。他转过头去,看到一个身影在远处的一个山岗上,是那个托钵僧人,正拿着那个银光闪闪的钵,对他照射呢。
杨易叫停了大家,让大家在路边的大树下歇息,自己独自一人向着那个山岗走去。
“大师叫我?”杨易用本来的声音用法语说道。
“檀越有礼了。”比丘双手合十躬身,用的是梵语,这是解读佛经最原始的语言。
“大师有礼。”杨易还了一礼,说的是中文,用的却是道家的礼节,是遇见长辈高人时候用的礼仪。
“啊,原来是位道友。阿弥陀佛。”比丘也切换成中文。
“道友请!”比丘指了指不远处一棵树下的两个石头,石头上面已经放置了两个蒲团。
杨易和比丘坐下,再一次见礼。杨易得知,这个和尚法号雨净,来自杭州,云游世界,入乡随俗,来了老挝,就在一个小寺庙修行。大陆的寺庙大多数是大乘佛教的,主旨普度众生,立地成佛,来修行小乘佛教的僧人真心不多,而这个年代,佛教在大陆更加式微。
雨净也知道了杨易此行首先是去塔銮寺和玉佛寺祈福,知道了杨易的大致来历和回去大陆寻根的最终目的。
“阿弥陀佛,佛道虽然不是一途,却可同归一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