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选择后撤,以避免更大的损失。
当战斗尘埃落定,战场上呈现出一片狼藉的景象。到处都是被摧毁的武器、弹药和机甲载具,这些都是绿皮匪军在战斗中遗留下的。然而,这些残骸并没有成为无用的垃圾,而是成为了合众国军的宝贵资源。他们迅速地搜集起这些物资,经过简单的检查和维修后,便将它们重新投入到战斗中。
合众国军的这种就地取材的做法,不仅极大地节约了他们的后勤补给压力,还提高了他们的战斗效率。他们能够迅速地利用这些物资,加强自己的防御,或是准备下一轮的攻势。这种做法体现了合众国军的高度适应能力和战术灵活性,他们在战场上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快速做出决策,有效地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
此外,合众国军的这种做法也对绿皮匪军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看到自己的武器和装备被敌人利用,这对匪军士兵的士气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开始质疑自己的战斗能力,甚至对战争的意义产生了怀疑。
总的来说,这场战斗不仅展现了合众国军的战斗力和战术水平,更凸显了他们在资源利用和心理战方面的高超技巧。他们能够在艰苦的战斗中不断调整策略,充分利用一切条件,最终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场战斗的胜利,不仅巩固了合众国军在卡兰卡巢都的防线,也为他们在未来的战斗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基布卡将军,作为北非合众国军的一位杰出指挥官,他在成功击退绿皮匪军对阿特拉斯山防线的猛烈进攻后,迅速做出了新的战术部署。他深知,尽管当前取得了胜利,但战争的局势依然严峻,绿皮匪军随时可能发起新的攻势。因此,他决定立即调动一部分部队,前往支援卡兰卡巢都的守军,以确保这一战略要地的安全。
这支部队由精锐的士兵组成,他们不仅具备出色的战斗技巧,还拥有丰富的战场经验。在接到命令后,他们迅速整理装备,检查武器,确保一切准备就绪。随后,他们乘坐着合众国军的快速运输机,穿越崎岖的山地,向卡兰卡巢都进发。
在飞行途中,基布卡将军通过通讯设备与卡兰卡巢都的守军指挥官进行了详细的交流,了解了当前的战场形势和守军的需求。他根据这些信息,对支援部队的任务进行了具体的安排,确保他们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