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演讲(上)
李云的一番骚操作,终于把整个场子弄的热了起来,见好就收,过犹不及,再这样表演下去演讲直接就变成个人表演了。
“老师和同学们,我刚才表演的节目是快板书加一段绕口令,严格意义上,这并不符合常规的演讲比赛。
可今天的演讲比赛主题是围绕着华夏文化和外来文化展开的,那么展示一下我们华夏的传统文化也是演讲比赛的主题之一。
有些人可能不太明白,我刚才的这段表演除了感觉还有那么点意思以外,并没有体现出华夏文化是多么的伟大,多么值得我们现代人去学习,去复兴。对不对?”
说到这李云对台下的所有观众提出了一个疑问。
台下自然不可能回答他,不过却都用疑惑的眼神看向李云,对李云接下来的演讲提起了一些兴趣。
见抛出的疑问起到了过渡的效果。李云略微停顿了一下后继续说道。
“实际上,我刚才表演的这一段只是众多华夏文化方面一个小支里的小分支,简单来说,我刚才表演的这些东西实际上就是华夏文化中一个曲艺项目里的小分支中的小分支,快板书,最让人熟知的作用是乞讨。绕口令最早是曲艺演员用来锻炼口齿的一种方式。”
李云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了一阵惊呼声,显然之前并不知道李云表演的节目起源与发展。
听了李云的讲述,才惊讶地发现,原来做为曲艺项目分支项目中的练嘴都需要这么正式,先人居然表演着才艺去乞讨。与现在相比,那些整形的,或者强行包装出来的流量明星,连古代要饭的都不如。
之前大家还感叹古人交通不便,更没有现代化的东西,娱乐生活十分匮乏,现在看来,不愧是老祖宗,连要饭的都得有一门才艺才行。
等大家惊叹过后,李云接着说道:
“曲艺是华夏文化中的一个项目,但,这个项目还是最不重视的项目之一,在这个类别之下,包含了各个地方戏,相声,杂技,戏法,评书,大鼓,马戏等等,每一个小项目都有严格的要求,例如最难的戏曲方面,除了要求演员要有天赋外,还要求能吃苦,少年学习,青年时才有机会登台表演。最后成名的全国不过十余人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