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下,一片倒吸凉气之声。
“而这,还是华夏文化里最不重要的一项,包括我在内,与这些专业的戏曲演员相比,简直是云泥之别。可就算这样,我都在现在的演艺圈里混出了一点名声。要换成华夏文化中的天文历法,军事科学,衣食住行以及意识形态等等方面,那更是五千年来,无人能出其右。外国人更是将文化抢了过去,也没能研究出十分之一。
而就这不到十分之一,在我们华夏的今天,却引起了我们华夏人民的崇拜与羡慕,一部单纯的电影,剧情垃圾全靠特效,轻轻松松从华夏捞走了数十亿的票房。
一首听不明白的垃圾歌曲硬生生地让我们给捧成了传世经典。那有人会想,人家的词曲确实超出我们好多啊?
可大家想过没有,他们的歌词之所以让我们觉得优美,是因为经过我们华夏语翻译过的结果。而我们的华夏语,是他们那种简单的语言无法表述和翻译的,尤其是华夏语的意境。
我之前写过一首诗,叫做‘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我们在坐的一定有相当精通外语的老师和同学,让你们来翻译,当然也能把意思表明,但这里的意境请问该如何让外国人感受得到?”
李云又向台下抛出了一个提问,这一次,精通外语的学生和老师们一个个皱起了眉头,努力用自己掌握的词汇尝试翻译。结果,最多也就只能表达出意思,想要把意境也翻译出来根本不可能。
见大家都陷入了困境,李云也没有难为大家,而是继续道。
“这么优美的诗句,在咱们华夏,却很少有人去研究,原因是什么?是麻烦?是没有用?是没有前途?不是,都不是,是懒,刀叉拿起来就能吃饭,谁会费心费力地学习使用筷子。每年都有现成的大片可以看,谁来会费心费力地研究国产电影,直接从外国进口不就好了?可以赚更多钱的同时,还节约了大量脑细胞。傻子才会彻夜不眠地研究,更何况还不一定能研究成。”
李云说到这,语气就变的严肃起来。
“我的父辈,还曾经吃过一些传统的华夏家常菜,到了我们这一代,基本上都是以西餐为主,大和国的所谓美食,不过是我们吃剩下赏给奴隶的